乔希并没有回答,而是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等他记录完说:“我们现场去看看,另外准备图纸给我,我来看。”
一行人一起进车间,秦瑜在傅嘉树和乔希的中间充当两人的翻译,看车间里的布局,秦瑜的职业病犯了,看哪儿哪儿都不顺眼,这种布局简直是瞎扯,安全隐患,她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要是换成上辈子去看合作厂商,她铁定不会跟这样的厂子合作。
“Yolanda。”
乔希打断秦瑜嫌弃这家工厂的思绪。
秦瑜走过去,乔希正在跟兴华厂的老师傅看图纸,对照这台样机。
秦瑜不懂纺织机,只是机械出身的人,至少能翻译准确,并且能很快理解里面的原理。
乔希也不可能一针见血,他只能根据故障描述来判断可能出问题的部位。
探讨下来乔希把问题集中在一个输送纱线部件上,秦瑜翻译给兴华厂的人听,兴华厂的人立马说了:“从喷嘴出来……”
“我知道问题的关键了,先回办公楼,你们把材料表给拿过来。”
“一起回办公楼,这里太吵了。”
上了办公楼,乔希拿着材料表,对照设计图,秦瑜不懂这个年代的材料牌号,她脑子里只有百年后的美标,欧标,国标,一下子翻译不出来,得亏傅嘉树是这个专业的,他给她解释这个材料的基本成分。
“就是这个部件,你看两根纱要从这里出来所以材料……”乔希给几位师傅说这个地方的材料要用什么样的,这种材料目前只有英国,日本和德国才有。
他们只是买了人家的纺织机仿制,这个年代又没有光谱仪,可以直接分析材料成分,所以几位师傅只是凭着经验认为是普通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