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嘁,臭竹子,就算林老头喜欢你,你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吧?”芍药冷笑着道:“要是林老头真的把女儿放在心上,就不会自己去打探一下荣国府的德行?他在京里又不是没有认识的人?只要他稍微上点心,就能知道荣国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了,又怎么会冒冒失失的就要把女儿送过去?哼,连点脑子都不长,难怪他活不了几天了。”
被怼的竹子反驳道:“俗话说丧母长女不娶:贾氏女死了,绛珠没有人教养,还能怎么办?林探花也是为了绛珠好,才要把她送到她的外祖母那里教养,这又有什么错?更何况,林探花的身体……难道要绛珠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身体日渐虚弱的死去吗?那样岂不是要了绛珠的命?”
“喂,你们有完没完了?”最先开口却又没什么人搭理的君君跺着脚吼道:“你们现在说这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你们到是想个办法呀!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绛珠送命吧!”
院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很快又响起了七嘴八舌的声音:什么将京城来的那两个婆子的院子烧了绛珠没人带就去不了了啊、什么让林老头重病一场绛珠要侍疾就不能走了啊、什么祈祷天降暴雨让绛珠无法出行啊、什么托梦给林探花告诉他荣国府的德行啊等等等等……
叽叽喳喳的声音令向来清幽安静的小院热闹至极。乱七八糟却又各抒己见的声音充斥在小院的上空,谁也没有注意到原本蜷缩在正房窗根下的小榻上的小小人儿缓缓的睁开了自己雾蒙蒙的双眼。此人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女林黛玉。
在很多人眼里林如海可谓是得天独厚。他出身于有名的书宦世家姑苏林氏,虽然没能承袭到祖上的爵位,却从科举出仕,乃是前科探花,后来更是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他的妻子贾敏出身于赫赫有名的荣国府。不说贾家祖上随着太·祖皇帝东征西讨的功劳,就冲贾代善救过上皇性命这一点,荣国府的女婿在当时就绝对是令人抢破头的“香饽饽”。
林如海在仕途上可谓是春风得意,与妻子贾敏也是相敬如宾,唯独在子嗣上不尽如人意。夫妻二人成婚多年,却只得了一子一女。这个女自然就是林黛玉了。其子比黛玉尚小三岁,可惜三岁便夭折了。随后,其妻贾敏也因幼子的夭折抑郁而终。
半年之内幼子和爱妻相继离世,林如海的心境可想而知。然而,作为一个父亲,作为扬州巡盐御史,他却不能就此消沉下去。他不只要为了盐政的事情劳心劳力,更要为女儿的未来好好打算:黛玉虽然才年仅六岁,可却已在五不娶之列,她的未来自然要由林如海这个父亲操心。
按常理来说,林如海这个位置这个年纪,林黛玉肯定是不愁嫁的。可林如海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都说巡盐御史非帝王心腹不能胜任,可他这个巡盐御史却是上皇任命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上皇退位,当今也要培养自己的心腹。他这个上皇的心腹地位自然尴尬了起来。虽然当今看似并没有动他的打算,可林如海却隐隐的有一种自己将不得善终的预感。
对于自己的结局,林如海的心里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对生死亦已经看淡。唯有女儿令他放心不下。
就在林如海为了女儿的未来忧心不已的时候,远在京城的黛玉的外祖母突然表示要将黛玉接到京城教养,同时又隐隐的透露出想亲上加亲,将黛玉许配给其二舅父贾政之嫡次子贾宝玉的打算。
虽然林如海并没有见过贾宝玉,可其父贾政在他的记忆里却是一个温和有礼的端方君子。再加上贾敏生前也说过这贾宝玉虽然有些顽皮却极为聪明,实有其祖父贾代善之风,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最终,林如海几经思索,还是同意了贾母的提议。即使他对贾宝玉的出身并没有那么满意,可顶着荣国府出身的牌子,只要后者自己不犯大错,有着黛玉的嫁妆以及贾母的宠爱,将来也必不会混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