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在本系长江学者名下的实验室里继续帮忙,他这学期便选了两门之前感兴趣但无暇参加的公选课,其中就有《保护生物学》。
公选课自然是点到即止,不会深入阐述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程峻齐渐渐和黎晓唱熟络起来,拿过她最近研读的论文,饶有兴致地翻看,又问了她一些现实中的操作细节。
有些数据处理方法,黎晓唱也一知半解、正在摸索。
程峻齐的问题一旦深入,她便无法作答,反而李澍听得明白,和师兄有来有往讨论起来。
“完蛋,现在变成我听不懂了。”黎晓唱略有尴尬,“你们说慢点……”
“还是那句话,有的人负责提供工具,你会用就行。”程峻齐笑着替她解围,“学科之间本来就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我也不是看一眼就明白,所以才好奇多问几句。”
黎晓唱吁了一口气:“说起来多亏小澍,要不然我前两年落下的数理基础,不知道要补到什么时候。”
李澍明白,深入到模型细节,他也尚未摸清门道,只有程峻齐侃侃而谈。师兄见多识广,思维敏捷,言谈之间给他许多启发。但这些感谢的客套话,此时却说不出来。
程峻齐倒是赞许地看向李澍:“师弟大一就在看这些,很不错啊。有没有想过,大二选哪个专业,以后想进哪个实验室?”
李澍摇头。
“如果你对这些模型感兴趣,可以看看这两本英文书。”程峻齐拿出笔来,写下名字,是关于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和数学学院的概率统计相比,我们专业有自己的关注点,写代码也是基本功。也可以再看几篇论文,回头发你,不仅要懂理论,还得把里面的模型动手实现一遍,自己去调参数、跑数据。”
李澍本想说,这些距离自己还有些遥远,但黎晓唱就站在身旁,眼睛亮闪闪的,左看看,右瞅瞅,兴致勃勃地听着两个人说话……那些婉言推辞的话,便都说不出来了。
他点头应下:“多谢师兄,月底学院有分专业的宣讲会,我再好好研究一下。”
程峻齐爽快道:“哦对,学院也让我作为高年级代表去座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联系我。”
黎晓唱还没出大教室,就看到室友孟琳和周亚岚在门口探头探脑,围观八卦般,笑得颇有深意。
她想起连续几日被燃烧着八卦之魂的孟琳缠问,脸上一热,支吾道:“我室友来了……可能刚刚就在附近自习……来找我一起回去……那,我先走了。”
走到门口,孟琳就挤眉弄眼,扯她袖子:“看你和程师兄聊得很开心啊。”
“哪有,他在跟李澍说话呢。”黎晓唱把袖子扯回来,“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就路过,看看,”孟琳把她往回推,“你别着急走啊,怎么把师兄自己仍在那儿……”
“我没……都说了再见了。”黎晓唱揽过两个室友,“走了走了。”
三个女生还在叽叽喳喳,把大门堵了半边。程峻齐也正好走到门口,微笑侧身:“晓唱,栖息地这篇论文还在我这儿,改天跑步时拿给你。”
“嗯嗯好。”
看旁边两个女生也在打量自己,程峻齐大方地打了招呼:“你们是晓唱的室友吧。”
孟琳点头:“是啊,我们都听说过,程师兄是计算机系的大神。”
黎晓唱在身后掐她:这语气,好像是她回去说的一样。
孟琳拨开她的手,继续道:“我们上学期,用过一个抢课的小程序,听说就是师兄写的。”
黎晓唱多少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