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看着女儿惨白的脸,被汗水淋透的衣服,还有脸上、额头上的血迹也不知道女儿吃了什么样的哭,就一把抱住了女儿哭了起来,如意也哭了起来道:“娘,别哭了,妹妹还等着吃药呢。”杨氏看着懂事的女儿道:“明则,你去熬药,娘给如意洗一洗脸,然后吃一些东西。”
如意给人磕头的时候没感觉,在路上跑的时候没感觉,现在洗脸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额头很疼,杨氏给她洗的时候,她‘啊’的一声,“娘,轻点,疼。”结果转过脸看到的是泪流不止的杨氏,她不说话了,现在事情这么多,她不想再让杨氏伤心了,杨氏给二女儿洗完脸以后,从衣服上撕下来一块布,卷起来,给女儿系在了额头上,这么一看,还真像一个男孩子。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靑蝉还是没有醒,但是已经可以感觉到呼吸声了,一家人围坐在塌边,还有破道观的观主,是一个看起来很清苦的老道人,一身道袍上下都是补丁,还洗的发白。
老道人也懂医术,在听道童说了事情以后,特意过来看看。老道人看过以后,说靑蝉现在情况是平稳了,杨氏母女都放下了心,这时候她们才想起来昨天因为忙乱,还没有来得及感谢小乞丐,如果不是小乞丐去找郎中,也许靑蝉就真的没命了,杨氏对小乞丐道:“孩子,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但是昨天如果不是你,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能告诉我们你的名字了吗?我们需要记住你的恩情。”
小乞丐道:“郭孝慎,您叫我郭孝慎就可以了,至于恩情其实我也是在知恩图报,因为之前我快被饿死了,是您发放义粮我才能够活了下来,爹娘常常教导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所以我应该先谢谢您。”
杨氏道:“这还真是善有善报啊,这已经是你第二次帮我们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的家人呢?”
郭孝慎道:“都因为灾荒被饿死了,我已经是我们家最后一个人了。”说着就低下了头,哭了起来。
杨氏道:“原来是一个命苦的孩子,孩子,现在我们也无家可归,会前往长安城投亲,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着我们一起去,你愿意吗?“
郭孝慎‘嗯’一声,赶紧点头。
冬天夜来的早,这时天色已晚,小道童送来了斋饭,杨氏向道童表示了感谢,随便询问了道观的情况,道童说整个道观其实只有老道人和小道童两个人,因为到了冬天没有菜蔬,粮食也不多,所以生活就清苦一些,所以希望食客们多多体谅。
杨氏表示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道观收留已经怀着万分感激之情了,又问怎么没有看见老道人出来吃饭。
小道童道师傅现在正在做晚课,他给杨氏送过饭来也会过去做晚课了。
杨氏这才想起来自己昨天晚上因为心乱没有注意,但似乎听到了念经的声音,杨氏平日里也有修行的习惯,只是这段时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就忘记了,现在看小女儿的情况也稳定了,为求心安突然间也有了修行的念头,就询问道童,可以到大殿里去修行片刻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跟着小道童去往了大殿,老道人此刻就坐在三清像下诵经,杨氏和道童进来之后也没有间断。
杨氏和小道童各自找了一个蒲团就坐了下来,安静的聆听道人诵经,或许是因为最近太累的原因,再加上昨天的事情,杨氏在这样安宁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坐着睡着了,过一会她才惊醒。只看到大殿烛光下坐着的老道人,小道童却已不知去向,或许是已经休息去了。
老道人突然道:“看你的衣着身形,不应该是苦寒之人,可是怎么会招受这样的意外呢?”
杨氏道:“不知道长此话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