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沁瓷慢慢说:“明哲保身,是人之常情。”
莫说是萧滇,她也不是未曾和萧家人一道获罪吗?说起来她比萧滇过得还好些。
皇帝忽问:“当年萧家获罪,你可有怨恨?”
话到此处萧沁瓷早已有了准备,面上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惊讶,隐带悲意。她摇摇头,说:“贫道能怨恨谁呢?若我说我有怨陛下会治我的罪吗?”
平宗儿女众多,有的是人等不及想要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当年英国公领长安城内外城防,掌管五城兵马司,秦王和金城公主合谋谋逆,起事的军队就是从兵马司调的人手,英国公百口莫辩。
谋危社稷按律是要诛九族,平宗对自己的儿女下手时毫不留情,竟还念着同英国公的情分,十恶是不入公卿八议的,但最后英国公府只判了阖族流放,不得返回故土。
“你有怨也是人之常情。”皇帝用她的话来回答。
萧沁瓷低声说:“贫道早过了怨恨的年纪了。”若她说有怨,那该怨谁?平宗皇帝?那是先帝。
可她真的不恨吗?
她不明白皇帝今日怎么会来文宜馆,还恰好撞上她,如今并不是提及萧家旧案的好时机,她不想皇帝再纠着此事,暗恼自己怎么就没有管住好奇心,偏偏去将那治国十二疏抽了出来。
但是那卷书就放置在这些道经之中,皇帝真的不知道吗?
这个念头在她脑中一闪而逝。
“是吗。”皇帝意味不明的说,将锦袋放回书架上,“萧娘子今日想看什么书?”
萧沁瓷将先前找出的那本道经呈上去。
皇帝接过翻看,随口道:“这本里头的道义太生僻晦涩了些,不适合你读,”他沿着书架走动,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本,抽出来递给萧沁瓷,“不如这本《妙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