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完美世界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梦 > 第0284章火箭技术

第0284章火箭技术(1 / 5)

米国人由于技术限制,始终无法突破。

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难关,尤其是无法解决液氧煤油发动机用作再生冷却剂结焦的问题,所以进入七十年代后,米国放弃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

转而进行SSME为代表的。

高压补燃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研制,这主要是受制于煤油用作,再生冷却剂结焦的问题。

由于液氧煤油的诸多优越性。

米国这方面技术落后,不得不全方位引进购买俄罗斯的技术,液氧煤油发动机由于密度比冲高,无毒,无污染,特点备受关注,米国引进了俄罗斯的几乎所有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

对它们进行试验研究。

试图掌握这种技术。

苏联则通过在推动室设置,内冷却环节和其他措施,保证推动室热壁温度不超过500摄氏度,成功解决没有冷却高压推力室技术难题。

使燃烧室壁压高达24.5MPa。

研制出大中小一系列,先进的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

俄罗斯的rd170发动机,每台的地面推力就达740吨,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一台发动机就几乎相当于,中华长征系列采用的,火箭发动机如YF-20B的十台以上,而且比冲更高,还可以重复使用。

从设计上说,可在大修前提下,重复使用20次。

而用于能源号芯级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rd-0120同样非常先进,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能源号火箭芯级采用4台RD-0120作为动力装置。

每台发动机的真空推力200吨。

真空比冲455 s。

它与米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水平相当,在某些材料、工艺方面,还超过了米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但运载火箭的综合能力方面,米国要强于俄火箭,日本运载火箭的单项技术和美俄差不多,但规模还有所不及。

为了抗衡前苏联和米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发展势头。

1972年法国建议,西欧10国联合组成欧洲航天局,共同研制“阿丽亚娜”运载火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拍艺术片而已,不至于要我命吧 独行奇主 转世怪人 平平无奇魅魔罢了(np) 她的方向 80后的前半生 道真玄边 吞咽【1v1产奶】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