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黄金已成为“一沉百踩”的商品。
但金价仍有可能凌厉反弹,1991年6月13日,金银一齐上升,却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银价在3 月曾跌至4米元以下,不及其最高价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为白银供过于求。
但5月中旬,米国一家机构认为。
白银恰恰是求过于供,1991年白银产量为,四亿八千一百万盎司,需求则达五亿九千万盎司。
于是白银大幅上扬,最高见4.64米元。
走势派指出,白银好淡的分水岭在4.22米元,已进入上升轨道。
至于黄金,则是穷极思变,大部份机构投资者组合已没有黄金,米国大规模互惠基金,解散属下的黄金基金,买卖黄金矿股票的华盛顿证券交易所宣布暂时停业等等。
人们终于开始反向操作,令金价反弹。
1994年10月8日,英国著名的裁缝街的西装,数百年来的价格都是五、六盎司黄金的水准,是黄金购买力历久不变的明证。
盎司金价若突破396米元。
下一个目标是406米元,此关一破,黄金牛市便告诞生。
可看1200米元,1996年2月5日,上周五盎司金价,一度升达418.5米元,打破了1993年高价409米元,技术专家认为,此关一破,金价有机会破445米元。
各国央行不但卖金,而且租金。
卖金方面,最高的是1992年卖了六百吨,1995估计为三千吨,金商看淡未来金价,因此设法向储存大量黄金的中央银行租金。
租期三年至五年不等,然后在市场沽出。
对金矿主而言,这不过是把三五年后的,产金以当前价格卖出。
等于把未来利润先行兑现,而央行则“盘活”了资产,据英伦银行12月上旬公布的数据,仅伦敦金商就向央行租借一千五百吨。若不算央行和售金,其它早已供不应求。
1995年和1994年其金产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