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御书房门口,环公公请道:“王爷在里面等着,似有要事与您相商。”
宁国公走入御书房,先向李湘行礼,新任皇宫守卫统领秦飞也在御书房中。
李湘示意免礼,让人奉上茶水,并无任何架子的让宁国公坐下,道:“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不用拘礼。”
宁国公不敢在皇上的御书房与李湘平起平坐,没有坐下道:“老臣不敢,王爷召老臣来是有事吗?”
李湘看他知轻重又忠心,觉得皇兄把很多事托付给宁国公是对的。
“本王想问问宁国公,今日早朝礼部尚书提议派人去和突厥议和,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说无妨。”李湘问他道。
宁国公沉默了片刻,想着都到这个时候了,不如直说心中的想法,以免生灵涂炭,保住大周才是最重要的。
“臣以为王爷不妨认真考虑下议和之事,我朝要是继续与突厥这样耗下去,只怕会人力财力消耗殆尽。以如今突厥人的实力,一旦让他们攻下幽州,在大周境内战事一起,我朝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到时只会生灵涂炭,大周天下陷入大乱。”
李湘心里也明白如今情形,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尝不可放下尊严与突厥人议和。
皇兄死后,突厥人将皇兄的尸骨交还到了幽州侯赵彻手中,让皇兄得以保全尸,葬归皇陵,也不算做得太绝,应该还是有转圜的余地。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哪怕这次大周在突厥人面前屈辱点,等恢复国力,平定内乱,再战也不迟。
“宁国公所说,也正是本王心里所想。”李湘发愁的又问他,“可此次议和派谁去呢?幽州那边的将领正在和突厥人打仗,不适合去和谈。而且皇兄以前派幽州侯赵彻去突厥,又出过随行将领被杀,幽州侯被押的事,如今估计也没人敢去啊。”
宁国公毫不犹豫地道:“老臣愿去!以前驻守幽州时老臣也是常和突厥打仗,对他们算是了解。”
“不行。”李湘立刻否定道,“新帝刚刚登基,朝中大臣心中多有不服。当时皇兄匆匆立太子,本就有很多人怀疑太子的血统身世。宁国公留在朝中尚能镇住那些心怀异心的朝臣,你若一走只怕朝中也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