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是花销大,王老爷家也是撑得住的,王老爷家这产业可是几代人的积累,那只是地都没边没沿的,更不要说还有铺子、车队。
所以更关键的是,这吃了福、寿膏,人就不想干别的了,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吃膏,越吃越想吃,到最后床都下不来了。
“要是为女人下不了床,还能多生几个崽,这是蛋都下不来了。”
这话说的男人们一阵哄笑,然后又说到了三少爷身上。
三少爷过去是真能干,这个不用老人们去记,像王有根这么大的都知道,再年轻一些的都知道。
虽然三少爷上学不行——王老爷家的孩子好像上学都不行,不过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上学不行是常态,行倒是少有的。
大少爷二少爷上学也是不行的。
不过这两位上学不行,别的也没有显出多么性,三少爷不一样,三少爷做生意行,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进了车队,虽然说是有别的管事的带着吧,但他一个半大小孩也是跟着走南闯北,在兵荒马乱里闯出了一片天下。
“要是没吃福、寿膏,三少爷绝对是个人物!”
这一点大家一致同意。
有一个人不吃福、寿膏,王老爷家的产业都不至于拜成这样。
“这鬼子们就没好的!”
这是大家得出的结论,不过这话传到镇子上李先生那里就又不一样了,再上课的时候李先生就没讲什么弟子规圣人训,而是把这事写到了黑板上,让大家讨论。
王小马就说出了村子里的结论。
王小马已经算是半个劳动力了,要说是不该进学堂的,王富贵一开始也没想让他上学,是王向前上了学。
四少爷走了之后,王向前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也找不到别人说,最后他就想到了李先生——四少爷总从李先生这里借书,李先生说不定就知道什么。
李先生听他来问李沧海,就问他是不是有人让他来问的。
王向前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