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昭昭便去了寺里签了协议,交了一个月的租金作为押金,又从慧可那边领了店面钥匙,食肆的第一步已经成功完成啦!
***
自从入手了心爱的小店面,昭昭便更忙活了。
先是给自己的小店面定位、起名。
店面不大,人手不多,便卖些方便携带、勿需堂食的菜品。
店名的话,昭昭早就想好了,就叫昭昭食肆。
店内的规划,昭昭早在脑中想了无数遍,一接手,需要的厨具、餐具、桌凳等均列了清单。
是日,昭昭雇了一辆椟车和两个帮工,一起去西市采买清单事项,还定制了一个招牌和很多可以悬挂的小木牌,便于写上菜品名称,招揽客人。
当帮工把厨具、餐具、桌椅都摆放到位,招牌也悬挂起来时,小店面终于有了食肆的样子。
店主昭昭此时坐在新买来的食桌前,用笔仔细在小木牌上写着菜名。
这种小木牌上面均有孔洞,可以穿成一排,挂在门头下方,昭昭还让人在木牌上刷上一层透明油胶。
有了这层油胶,小木牌上面即使写了字,只要用温水擦拭,即可擦掉墨迹,这样一来,更换菜品名称也变得非常容易。
万事俱备,只等正式开门营业了。
本朝早年间,商铺店肆只限于东西二市,坊内是不能开设的。
近年来,随着坊内百姓越来越多,又有宵禁,都去东西二市的话,一是距离有近有远,远的去了,宵禁之前回不来;二是造成二市内过于拥挤。
因此,京兆府放宽了政策,若不经营酒品,只需向诸京署报备审核即可,因此长安城内各坊的商铺店肆也逐渐开了起来。
正式营业前,昭昭也照例去诸京署进行了报备,很快便审核通过了,食肆开业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