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凌道:“咱们派人去卢国,送一尊制作最精良的青铜鼎。”
“青铜鼎上雕刻冶炼青铜的大概过程。”
“算是咱们给的回信。”
国君跟杜上卿恍然大悟。
如果回信写字的话,怎么写都会带来多方面解读。
还不如换个方法。
若直接回信,说纪国不种田,便是辜负纪钦的期望。
能千里迢迢送信过来,时刻关心纪国,必然不能让他失望。
岂不是让公子钦伤心,他父亲就是因为种田而亡,万不能直接拒绝,岂不是让人寒心。
纪钦流落他国,也是因为四处游学,想要学会农事,这才被人扣下。
可回信写的模棱两可。
周围三国必然虎视眈眈,打起精神。
他们这有个风吹草动,对方必然警醒。
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既如此,那就送一尊纪国最擅长的器皿。
不仅能让天下人知道,纪国的冶炼技术依旧顶尖,他们纪国还有可以依仗的本事。
又让周围国家明白,纪国以此为傲,并不想其他的。
至于为什么送小鼎,不送宝剑之类的物件,武器会显得他们更有气势。
因为在这个时代,君主若送下面人宝剑,那便代表赐死。
想来想去,还是象征和平的鼎最为合适。
而且鼎本来就是做食物用的器皿,算是在隐晦中透出纪国本来的意思。
这话自然不会明说,能领悟多少,全看公子钦了。
“妙啊!送尊小鼎,确实最合适。”
雕刻的冶炼过程,还能让人知道,他们纪国的立国之本还在。
既然有了主意,铸造室那边即刻开始动手。
不知为何,做这尊青铜小鼎的时候,整个铸造室拿出十万分精神。
因为他们隐隐觉得,可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做精美的青铜器物,还是给自己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