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郎,也就是顾煜,八岁入了村学,一读就是四五年,同年入学的孩子有的坚持不到一年就回家种地了,他愣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连村学的夫子都称赞其是众多学子中读书最有灵气的。
顾大郎也不负众望,年仅十三便通过了县府两级考试,正式踏上科举之路。
正当村里众人以为顾大郎会自此一路平步青云的时候,郑氏突然恶疾缠身,没几日就香消玉殒撒手人寰了。
顾大郎要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
于是,顾大郎白天帮着顾二干农活,带年幼胞弟,入夜得闲读书,这一耽搁便是三年。
好不容易守孝期满,大家伙都以为顾家的好日子要来了时,顾二却在去镇上的途中被歹人所害,腹部被刺了三刀,当场就咽了气。
村里人一阵唏嘘,感慨这顾家还真是霉运当头,顾大郎刚守孝期满又要守孝三年,一拖再拖,就算学问再好,蹉跎了六年,估摸是仕途无望了。
有些好事者竟稀里糊涂将郑氏和顾二的死归咎于顾大郎,说的玄之又玄。
有些事儿,你没听说也就罢了,听说之后就会想万一呢?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久而久之顾大郎成了村子里的瘟神,再无人与其来往。
顾大郎模样周正,学问做得好,原先村里头有不少姑娘暗地里心仪他,他这克父克母的命格劝退了大多数人。
倒霉的顾大郎拉扯着年幼的胞弟为顾二守孝。三年后守孝期满,顾大郎想起顾二去世前不久交给自己的婚书,心中一横,就携胞弟前往程家。
没成想连程家的大门都没能进入,就被狗眼看人低的家丁给轰了出去,还大言不惭地放话说他们家小姐是天人之姿,你这个臭乞丐就别想着癞蛤蟆吃天鹅肉了。
看到这儿,小姑娘鼓着腮帮子,委屈极了。她连对方的面儿都没见过,甚至都不晓得这门婚事,无缘无故就成了嫌贫爱富的主儿。
被程家扫地出门后,顾二郎病弱的身子终是没能撑住,一命呜呼了。
顾大郎痛失胞弟,消沉了一阵子后奋发图强,每日不是做工就是读书,活成了苦行僧。或许是时来运转,顾大郎之后的人生顺遂,连中三元,一路青云直上,官拜六品进入翰林院当值。
程妍用木棍捅了捅烧得噼里啪啦的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