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话音一落,周真人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魏王此言真是闻所未闻,莫非这滔天大火,竟成了吉祥之兆?”
“周真人此言差矣。卦象确实为吉,火情则另有因由。”
武承嗣不急不恼,胸有成竹。
“另有因由?承嗣,你一次说清楚,不要故弄玄虚。”
武则天有些不耐烦。
“姑母,这天下奇人异士又不只是周真人一个。侄儿所寻高人,就住在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那里有座山头叫火焰山……”
“火焰山?”
“正是。据大师推算,神都今年之所以火灾频繁,因为此山所致。”
“此话怎讲?”
“陛下登基五年,国泰民安,早该登嵩山封禅,报太平于天。这火焰山在天子脚下,龙土之上,于上元之夜触发大火之相,乃是天意召唤……”ωWW.
武承嗣说着,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周真人和牡丹。
“前几日后殿起火,也是应了此召。还好陛下亲临泰山封禅,那日燎祭天降大雨,正是上天感知,山神显灵……”
武承嗣这一番陈词,把武则天听的心花怒放,牡丹则是目瞪口呆,心中不由佩服起武承嗣来。
果然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魏王这阿谀逢迎的本领已经练到炉火纯青。
别说,他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乍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竟把这一年来发生的不吉之事,都归给了一座火焰山……
按理说,周真人和武承嗣说的本是一回事,但用不同的角度和态度讲出来,听起来确实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