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私品如何,斛律光毕竟是北齐的擎天一柱。兔还未死,狗就被烹了下酒,十年酒彪子都没这么着急。高纬自毁长城,北齐满朝皆惊。
北周得到斛律光已死的消息,满朝弹冠相庆。更是成就了韦孝宽谍战鼻祖的地位,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中的异类。
后来,周武帝灭亡北齐后,下诏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在北齐首都邺城指着诏令对大臣们说:“斛律光若在,朕岂能至邺”,这是后话。
平原王段韶早已于571年病逝,一年后斛律光被自己人所戕,所幸,“北齐三杰”还剩一个。
此人就是,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高澄第四子,不仅丰神俊挺,而且骁勇善战,肾上腺素分泌水平高,堪称南北朝彭于晏,北齐金城武,比西晋那些涂脂抹粉的潘安、卫玠等花样美男更加具魅力。
若从西晋能找出一个能与之相比的型男的话,只有同样颜值与战力齐飞的并州刺史刘琨。二型男均是行走的荷尔蒙,成名战例也均与音乐有关:刘琨是“一曲胡笳救孤城”,高长恭则是“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屡立战功,成名之战是--邙山之战。
前文提到过,北周宰辅宇文护的母亲阎氏,因动乱被流放在北齐的中山宫,后来宇文护向北齐武成帝高湛表示,希望北齐能够把母亲送还,双方结为友好邻邦。
北齐如期送还阎氏给北周,宇文护却变卦了。言而信,不知其可,历史没记载原因宇文护变卦的原因,可能是老娘一到家,向他倾诉了在北齐生活的太多不堪吧。反正是,阎氏一到家,宇文护马上就翻脸了。
564年11月,北周骁将尉迟迥等联合突厥,举兵20万,大举进攻北齐,先是围攻洛阳,不克后又分兵进攻晋阳(今太原)。
晋阳,北齐的军事重镇,皇帝每年总有一半的时间在这里驻留办公,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晋阳告急,北齐武成帝高湛亲自率军救援,兰陵王高长恭率军参战,击溃了北周和突厥联军。
晋阳反击战成功后,武成帝高湛立马命令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挑选了1000最精锐的骑兵,以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洛阳,解洛阳之围。
平原王段韶,率200骑为左军;“落雕都督”斛律光领300骑为右军;兰陵王统500骑为中军。
段韶、斛律光,均是北齐百战名将。斛律光自不必说,而段韶,在本文第十三部中曾提到,在东西魏邙山大战中,高欢被西魏大将贺拔胜追杀时,曾射翻过贺拨胜座骑救过高欢的命,上演过单骑救主的传奇。
在古代的排兵布阵上,中军是主将直属部队,也是军队的主力。
段韶、斛律光二人,能以兰陵王高长恭为中军统帅,除宗室身份因素外,也与高长恭在军中的崇高威望是分不开的。
堪称北齐史上最豪华将帅组合的三人,率1000精锐铁骑,自晋阳启程,日夜兼驰,五天后渡过黄河直抵洛阳,在邙山驻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