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稀饭、饺子、粥、饼,今天还加了包子,看着种类多,其实样样都不精。
全凭自己在乡下做饭的经验。
口味是很私人的东西,不同村做饭口味都不一样,山关村只是荣泰的贫困村,她做的饭菜,人家未必爱吃。
种类多,做的不精细,忙不过来就容易出,经常刚加了盐,又加了一次,顾客吃了几口,脸色就不对劲。
这叫好吃?
那些说舒家肉夹馍好吃的,该不会是诓他的吧?
这么难吃的东西也有人喜欢?
老乡说她两句,刘春花还不高兴,把人骂走了。
这样一来,舒家肉夹馍的名声就受到了影响。
楚榆知道,生气是没用的,关键是解决问题,她沉吟片刻,叫舒爱国去了趟工商局。
很快,工商局同志就走进了对面。
刘春花正做饺子呢,肉夹馍不好卖,但饺子和包子还是有固定客户的,口味不好,可这里离百货大楼近,做一次性生意,也是有顾客的。
再加上舒家肉夹馍这活招牌,一早上时间,还真让刘春花卖了好几十块。
看到工商局的同志,刘春花愣了愣,擦完手,赔笑走上去。
“同志,您找谁?”
工商局同志盯着她的招牌看,“我记得这家以前叫廖家肉夹馍,怎么改成舒家肉夹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