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故事的悲剧色彩,而是以一种委婉的笔调,通过淡淡的愁绪,将故事以闺阁的相思和幽怨娓娓地叙述出来,并尝试引导读者去思考悲剧发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
可能《清江文学的编辑们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录用这首词。在词中,赵书勤给男主公刘清的心境定性为寂寞。他长年在清江上放排,栉风沐雨,寒来暑往,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他对廖家姐妹的爱慕,除了异性之间荷尔蒙的吸引,更多的可能是想通过婚姻的捷径快速实现改变苦难命运的迫切愿望。毕竟,廖家是大地主,家大业大,门第煊赫,实力雄厚。要是能娶上廖家姐妹,异于朝田舍暮天子。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底层人民的共同心声。只是,一般人只是想,不能也不敢跟外人说。刘清也是如此。但他会唱山歌,所以有时候他可以把所思所想通过歌谣隐晦地表达出来。
但论如何,他还是寂寞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歌,读懂他的心。他的寂寞也是绝大多数底层人民的共同生态。寂寞是穷苦大众的专利。
对刘清来说,廖家姐妹就像天边的云彩,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优雅,但就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横亘在他和廖家姐妹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廖家姐妹的父母,就跟何淑懿的父母一样,不可能将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何况,高处不胜寒。天上的月亮圆又圆,人人都想摘下来占为己有。可是,居于人间的凡夫俗子,又怎么能够摘得下来呢?就是摘下来了,堕入凡间,那还叫月亮吗?
所以,作为凡夫俗子,作为穷苦大众,有时候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看清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的位置。否则,容易引发悲剧。这也是赵书勤创作这首《蝶恋花词的真正初衷所在。
他不赞成走捷径,尤其在婚姻上。就拿他自己来说,虽然何淑懿长得漂亮,家庭背景也强大,且她也喜欢他,但他仍然觉得他们不具备走到一起的现实条件。他们之间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他不奢望与何淑懿有任何的未来。这一点,赵书勤比他父亲赵德胤要理性得多。
反倒是蒙晓璐,能够让赵书勤看得见摸得着。所以,赵书勤才对她一往情深。事实上,农村出身的蒙晓璐,有时候更能善解人意。当赵书勤的二舅妈因为借粮的丑事被传得沸沸扬扬时,是蒙晓璐力促父亲蒙正刚到村里做善后工作,或唱黑脸,或唱红脸,硬是凭借其威望和手段,将这事平息了下来。赵书勤的母亲王慧中万分感动,特意把蒙晓璐请到家里来,当面表达谢意,并让她指导赵书勤填报志愿。毕竟,蒙晓璐成绩好分数高。分数决定地位。分数高,说话有分量。
赵书勤也在蒙晓璐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志愿填报。当然,第一志愿首选炉江学院。第一志愿填报炉江学院的,还有何淑懿。几经纠结后,她最终还是选择留在炉江。虽然父母给了她很大压力,要她选报长三角地区的高校,但在祖父的支持下,何淑懿最后还是顶住压力,自主决定了报考的院校。
志愿提交后,何淑懿给赵书勤发去一条短信:虽然,我很喜欢雪,也向往雪乡,但再次遇到你的那一刻,我似乎就坚定了志愿填报的目标。我到底还是法割舍炉江。因为,这里有祖父;还有,你。但愿,一江春水落花意,不负如来不负卿。
阅罢短信,赵书勤长叹一声,莫名惆怅。
一个月后,结果出炉。赵书勤如愿以偿地被炉江学院化工系机化学专业录取。何淑懿第一时间给他打来祝贺电话,并表示自己也被炉江学院经管系金融会计专业录取了。以后,他俩就是同学了。电话那头,何淑懿的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不过,赵书勤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隐隐担忧起来。因为,蒙晓璐已被211工程大学——林城大学录取,而且就读的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计算机专业。这个专业在国内都赫赫有名,其最大特点就是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奇高,且大都流向985一流高校,部分甚至被欧美名校相中。赵书勤担心,蒙晓璐到林城念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思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几乎不可抗,也不可逆。加上两人是异地恋,一个在林城,一个在炉江,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两人可能会渐行渐远。
而且,蒙晓璐曾经不止一次跟他提过,今后如有机会读研,将优先考虑。蒙晓璐是一个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意志坚定的女孩。她决定的事,往往会付出百倍努力去实现。到时候,蒙晓璐再到省外去读个硕士读个博士什么的,两人离得就更远了,就更没有机会在一起了。因此,赵书勤不免患得患失起来。
后面发生的一桩事,更是加剧了赵书勤的这种焦虑。
蒙晓璐到县城领取林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顺便约赵书勤出来一起玩。赵书勤刚好也想看看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长啥样,便满口应允了。为了玩得开心,赵书勤还特意向父亲申领了几千块钱作为备用。当然,理由是诓他说给何淑懿买礼品。父亲没有任何犹豫,就给赵书勤安排了六千元。赵书勤大喜,把钱胡乱地塞进裤兜里就出了家门。
赵书勤先是陪同蒙晓璐到天同一中拿录取通知书。当招生办的老师亲手郑重地把录取通知书交到蒙晓璐手上,并向她表示祝贺时,蒙晓璐的内心明显波涛汹涌。从老师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她的双手是颤抖的。她的双目也满含泪花。这也可以理解。一个女孩子,从农村出来,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象牙塔中的少数群体之一,是许多农村孩子不敢奢望的。如今,梦寐以求的愿望已经实现,蒙晓璐怎能不感极而泣呢?
赵书勤也为蒙晓璐的出类拔萃骄傲和感动。论如何,作为一个女生,蒙晓璐已经创造了他们宰喜侗寨的新历史新辉煌。因为,之前从未有女生走出宰喜,走进211工程大学的神圣殿堂。可以说,蒙晓璐是从宰喜侗寨这个山窝窝里飞出来的一只金凤凰。拥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友,赵书勤倍感荣光。他甚至觉得,今后的蒙晓璐,已经是他仰望的对象。他必须倍加珍惜。作为他的男朋友,他还必须奋起直追。否则,落后太多,他就配不上她的男朋友这个身份了。
赵书勤把蒙晓璐的录取通知书捧在手心,欣赏良久,感受着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厚重历史和浓郁书香,觉得沉甸甸的。
“这要是自己的,该多好!”他在心中暗暗羡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