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怀忠登基为帝之后,首要任务是拉拢民心。他大赦天下三年,以示皇恩浩荡。这种举措,让老百姓,感恩戴德。不夸赞赵怀忠治国有方。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暂时让天下之人忘却他的皇位是如何而来。
赵怀忠不愿背负骂名,对待天下黎民的策略上,比豫国更加优待百姓,实行仁政。别看赵怀忠武将出身。他能把《论语倒背如流。可谓文武双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他告诫官员对百姓好,绝对不能喊喊口号,还应当具体实行下去。能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实惠。他放宫女二百余人回归故里。同时在年景不好的各州减免赋税三年。遇到大灾之年。又令朝廷及时赈灾,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这些政策一出,百姓欢呼不已。皆认为今生作为赵国的臣民,实乃三生有幸,是老天爷最英明的安排。
赵怀忠实施这些政策。背后有他的顾虑。他始终认为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安抚好天下百姓。是他建国之后的第一步。他认为只要让全天下的老百姓,有饭吃,有田种,有衣穿。家家其乐融融。就不会萌发造反之心。世人都想过着安定幸福,没有战争没有生死离别的好日子。
赵怀忠认为只要百姓安居乐业,他的皇位才能稳固长久。其余反对他的人都不足挂齿。稳定天下人之心后。
赵怀忠便开始运作第二步。这一步注定血雨腥风。经过赵怀义的调查,豫国后裔以及旧臣。表面屈服赵国,背地里却心怀鬼胎,意欲复国。
赵怀忠觉得必须把他们铲草除很,以防不测。万一等到他们的羽翼壮大,再抓捕他们,就会麻烦不断。毕竟自个的皇位是巧取豪夺过来的。
赵怀义建议,一不做二不休。把豫国太子豫少北来个暴毙而亡。让他们的希望破灭。赵怀忠赞同。只是告诫弟弟,此事办的一定干净利索。万一被人知晓,后果不堪设想。毕竟我登基之初,就昭告天下。豫国太子以及旧臣,不会滥杀一人。这件事的厉害关系赵怀义心知肚明。
最后赵怀忠提醒,让豫少北死之前,一定要交出藏宝图。这张图为了我们的千秋大业至关重要。赵怀义禀告,自从咱们入城,我就派人侦查此事,一直没有消息。这张藏宝图会不会是个谣言啊。赵怀忠道:什么谣言啊,当年我跟随豫宗庆南征北战,每攻破一座城池。他便命人把城里的金银珠宝运走,具体藏于何处不详。等豫国定都中州府时。我听说过他让此把宝藏重新择个地方封存。并绘制一张藏宝图。最后见到这张图的禁军一幸免,皆命丧黄泉。
赵怀义道:照你这样分析,埋藏宝藏的地方应该距离龙都不会太远。赵怀忠道:这就是当初我为何力排众议选择把豫国旧都变成咱们大赵帝国的龙都。赵怀义道:还是圣上您高瞻远瞩啊。赵怀忠道:你连夜安排杨啸天,呼延猛去办此事。豫少北死的越早越好。
最后赵怀忠感叹一句:风云莫测啊。赵怀义道:这个我明白。就在这时外面人声鼎沸。皇宫内的巡夜禁军大喊道:有刺客,有刺客,有刺客。声音连绵不绝。赵怀义拔出宝剑,走出门外,只见火把通明,十几个禁军正与两个刺客做殊死搏斗。两个刺客武艺高强,这些禁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已有八个禁军倒地而亡。
赵怀忠出来见到这一幕,大喊一声:抓活的。从四面八方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禁军,团团将两个刺客围在中央。刺客见大事不好,犹如困兽之斗,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身上血迹斑斑,负伤累累。两个刺客名字分别叫做潘龙,潘虎。他们是豫少北派来行刺赵怀忠的,从赵怀忠把他的皇位抢走之后,他就暗暗发誓,只要自个还剩一口气,就要夺回自个曾经所拥有的。
豫少北认为赵怀忠现在优待自个,还封高位。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给天下的人看的,一旦他取得天下百姓的拥戴,自个一定残遭毒手,故而不能束手待毙。宁死一搏。便花重金,聘请潘家兄弟,行刺赵怀忠。
潘家兄弟听说要刺杀赵怀忠竟不要赏钱,一问才知。赵怀忠还在还是豫国当都点检的时候。曾将他们的父亲潘子齐,活活打死。至于什么原因。豫少北心知肚明,没有说破。便许下承诺,等我复国之后,赏你们兄弟两高官厚禄。
潘家兄弟连夜潜入戒备森严的皇宫行刺。赵怀义眼见到,潘龙潘虎在劫难逃。终身一跳,与禁军一起战斗。潘虎道:看来我们兄弟注定难逃这一劫了啊。潘虎道:未必。抬眼看看四周的城楼,潘虎彻底心灰意冷。四处矗立的城楼之上,全部都是弓箭手,要不是赵怀忠下命令抓活的,他们兄弟两早就成了刺猬的模样了。
赵怀义出剑狠毒。剑剑要治他们于死地。潘虎渐渐体力不支。赵怀义见此机会,顺势一剑,划破潘虎的喉咙。潘虎站立不稳,禁军们已经杀红了眼。生生地把潘虎剁成肉酱。潘龙见状,悲痛欲绝。伸手去扶潘虎。赵怀义用尽全身力气把宝剑一挥,盘龙左手与身体彻底分离。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赵怀义心中好似还有未释放完的怒火,用脚狠狠照着潘龙的头部踹几下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