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辰立马给他们下了封口令,不许山呼,不许对外透露皇帝归来。
崇祯这次是秘密回京。
处理一些事后,还要去辽西迎战建奴。
御书房。
张嫣停止批改奏章,放下笔,揉了揉眼睛,瞄一眼桌上还有一尺高的奏章,打了个哈欠。
一股困意袭来,她直接趴在桌子上,要打个小盹,再继续工作。
皇帝刚去山海关的那几天,她忧心极了,想睡都睡不着,之后捷报频传,山海关固若金汤,在不长的时间里,连续打败清军,明军竟奇迹般的损失甚少,还击杀清廷四王。
这在大明与清廷对决中,是绝无仅有的辉煌大胜。
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不是昙花一现。
张嫣转忧为喜,心情放松下来。
只是国家还未安定,天下诸事繁多,奏章越来越多,批改得着实乏累。
她一个人呆在御书房,一道夜晚,孤灯照单影,倍感寥落。
此时。
崇祯出现在御书房门口。
门外侍立的女官,见到崇祯突然出现,陡然瞠目结舌,刚想要开口,却被崇祯按住了嘴巴,示意她不要出声吵醒张嫣,让她退下。
崇祯轻手轻脚的走进去。
看到张嫣的样子,便知是帮他批改奏章太累,睡着了。
一阵心疼。
似乎有些虐待嫂子了。
外人只知道她是一代艳后,绝世佳人,却不知她对奏章判断批阅的才干,胜过一些首辅。
自己也没看错人,交代她的事,她都尽职尽责完成。
可也不能忙坏了她的身子。
刚才在外面酒楼上,有几个朝官在隔壁聚会,听到他们对于奏章的批复,赞誉有加。
殊不知,奏章说是统一送去山海关给皇帝批阅,再送回来,其实是直接放到御书房,由张嫣处置。
只有军国大事,才送去山海关给崇祯亲自决定。
这是他们事先约好的,知道此事的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