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镜看向宋三阳的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心细如尘,观察入微;可曾读过书?”
宋三阳先是一愣,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自幼父亲便教草民读过一些书。”
袁镜微微颔首,然后又看着宋三阳问道,“读过哪些书?”
“年幼启蒙的时候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会认字后,又读了一些其他的书。”宋三阳目光诚恳的说道。
“可曾读过《励学篇?”袁镜漫不经心的摩挲着右手拇指上的白玉指环,看向宋三阳的眼神,多了几分好奇。
“……读过,”宋三阳回忆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听到宋三阳完整的背出了《励学篇,袁镜眼底的赞赏之色,更浓了。
“倒是个可造之材。”袁镜朝着宋三阳招了招手,“听说过鹿鸣书院吗?”
“鹿鸣书院?”
宋三阳惊讶不已,“大人指的是坐落在青州鹿鸣山脚下的鹿鸣书院吗?”
“对。”袁镜微笑颔首,“若你能考上童生,本官举荐你去鹿鸣书院读书,如何?”
“……大人的好意,草民感激不尽!”欣喜若狂的宋三阳渐渐地冷静了下来,“只是功不受禄。”
“有功。”袁镜微微一笑道,“你们兄弟六个拾金不昧,就连陛下都赐下了亲笔书写的匾额;那本官自然也要好好奖赏你们兄弟六个。”
“先前你大哥要的奖励,本官已经实现了承诺;若你能考中童生,本官便举荐你前去鹿鸣书院读书,可好?”
宋三阳后退了半步,然后恭恭敬敬的朝着袁镜行了个叩拜大礼。
“多谢大人厚爱,草民感激不尽!若将来草民能够学有所成,一定会励精图治,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