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为军司马,总领军务。
常羿为祭酒,接替马原,负责教育,张致最重视的是教育,现在最混乱的也是这个。
稷下学宫、道院、乡院,三者之间有些重合的地方,趁机做出调整。
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张致重建稷下学宫,最初是想恢复当初诸子百家学问的,所以学宫属于民间组织,面向大汉全境的。
不过各路诸侯和世家根本不给面子,迄今为止唯一的外面来的学生只有吕玲绮。
也没有掌握各家学问的人前来投奔,这些学问肯定没有失传,被世家蔽主自珍了而已,他们不舍得拿出来分享。
既然如此,张致这次干脆把学宫办成官学,定向培养,只为自己培养人才。
取消道院,经科并入圣庙。
兵科和工科并入稷下学宫。
教育文化是一体,印刷也归常羿管。
吴敦为御史,负责各级官员的监管及考核,以后会作为升迁的依据。
他是当初泰山五大寇中第一个投降张致的,当时对五大寇每个人都有一个评价,基本上大差不差,说明这人还是有些识人之能的。
许介为金曹,执掌内务府并对治下商人进行管理监督。
内务府业务拆分,金银铜铁矿、盐业、涉及兵器打造的手工业,这些涉及军政的归官营,交由许介负责。
造纸、养蚕、纺织这些民用的,变成张宁的私产。
孙康为大匠,负责建设,城池的重建加固,修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