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奢为长史,负责对外的联络,两次出使公孙度,成绩不。
张收为卫卿,负责张致以及临淄的保卫,孙术的暗卫以及武安国手中的一军,均由张收节制。
地方上,郭泰为青州刺史、臧霸为兖州刺史。
徐和接替吴敦成为济北太守,济北是合并了原来的济北、东平和任城三个王国,面积人口都不小,这是个重担,让在北海历练了一段时间的徐和来担任。
杨奉接替徐和为北海太守,派系永远存在,这其中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作为郭泰手下的大将,杨奉在白波谷威望仅次于郭泰,之前安排他做典韦的副将,职位确实差了一些。
不止白波谷,甚至很可能黑山张燕、汝南何仪那些人都在看着呢。
北海是个大郡,人口和粮食产量都不小,让杨奉来做这个太守,应该能安抚他们了。
而且杨奉担任太守,他手下大将徐晃,也就顺理成章截胡下来。
尹礼接替臧霸成为泰山太守,作为当初泰山五大寇中实力最弱的,尹礼的存在感不高,实际上,这也是一员猛将。
其他各郡太守不变。
军队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张致将手上十几万大军,划分为三等:战兵、辅兵和郡县兵。
每郡郡县兵只需三千,负责缉盗、剿匪、镇压反叛等。
家中独子、年过四十还没升的军侯的优先安置到郡县兵中,相对而言,郡县兵的安全性还是高一些。
黄忠为弓兵统领,副将徐晃。
张辽为骑兵统领,副将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