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来了时,外婆又高兴地告诉妈妈这件事,说玉儿是有上大学的命,要妈妈好好地培养玉儿,否则不依的。
成年后每一回想起这件事,筱玉就觉得对外婆特别有愧。
那年寒假还发生了一件事。
第二年正月初,五舅舅的养母四外婆来外婆家做客。
筱玉在河堤上玩,看到外公和四外婆在一起往西走。她跑过去叫人后,外公说细庙那里有花鼓戏看,四外婆要去,问筱玉一起去不。
筱玉还真跟去了。
外公说细庙离筱玉爸爸没出去以前住的地方挨着的,问玉儿晓得不?筱玉啥都不知道,因为妈妈不要她问爸爸有关奶奶家的事。
到了戏台子前,人山人海。
外公先是说要过去一下,让她和四外婆一起,又交待四外婆带着筱玉。
筱玉就在那里看着戏,看得忘记了时间。后来感觉天色不早了,又没看到四外婆,她急得找人啊。
找了好久找不到人,天就要暗下来了。
筱玉就只有先出戏场,走到了那小河堤上。
这个地方,她从来没来过。看到前边远处的铁路,倒是记起儿时妈妈带她去外婆家,好象走的就是经过前面那座桥后的一条大路。大路走不多久就是老外婆家。只是那条路现在看起来有点远。她也只能往前走去。
她看着那小河边的人家,哪里才是爸爸曾经住过的地方呢?
忽然想起没去农校前,爸爸带她去外婆家,都是走远处铁路边那条路,不走妈妈带她走要过桥的近路,莫非桥附近那条路就是通往爸爸曾经的家?
冬天日短,还起雾了,天又暗下来,好在有点月亮。
好象戏散了的声音她早听见了,可是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路?她回过头发现,好些人都是下小河堤去走小路抄近道,怪不得没人过来。可是让她一个人走大路,马老师说茅塘那个十四岁的男生都被坏人捂了鼻拐走的。这条铁路通南北,万一?她还不到九岁,她害怕了。
于是,她走回去在路边等着。听到有人过来,还有说话声,她心里安了一些。
熟悉的乡音,还有老人的声音。筱玉认为这些人才认识外公外婆。还有一点,坏人是老人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