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逃脱被吞并的命运,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扛得住第一波冲击,为己方的两翼夹击,赢得时间。
“各位将军,真正的决战开始了,还望诸位此战务必要全歼战圈中的这百万敌军。”铁木辛歌朝着身边众人拱手一礼,郑重说道。
众将领命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军阵,向着正自孤军作战的陷阵营两翼开拔。
与此同时,敌方的骑兵也已集结完毕,排成了三个梯队,开始了猛烈的冲锋。
面对这种阵势,拓跋连城丝毫不惧,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军阵变换了尖锥状的防御阵型。
将阵中最为强壮的兵卒,尽数排到了锥尖的位置,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刚敌军骑兵的猛烈冲撞,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阻滞。
骑兵冲阵,最忌阻滞,一旦前面的受到阻滞之力停止或减速,后面的根本反应不及,直接撞上去。
这种连环追尾,基本上要连撞十余骑,才得以终结。
拓跋连城正是抓住了骑兵冲锋的这个弱点,施以针对性的变阵。
尖锥战阵的成果是立竿见影的,原本气势恢宏的冲阵敌军,在经历了一波混乱的冲撞踩踏后,被迫中分两拨,前冲之势减弱。
刚好撞上了迎面冲来的两支联军的轻骑。
双方瞬时,展开了对冲。
厮杀声,哀嚎声,兵刃的碰撞声,战骑的怒吼声,瞬时交织出一场惨烈比的战争交响。
敌方的骑兵有着十几万之众,虽然被迫分作两股,但数量上,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只一记对冲,刘安所率领的一万轻骑,便折损千余,霍特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若是再来几个回合,这两人毫疑问,将变成光杆司令。
铁木辛歌自是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给他们的命令就是,凿阵之后,分散迂回,配合步卒主力歼敌。
骑兵的阵型被冲散,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