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带土很有活力呢!”所以默认他“非常健康”。祈福就更从说起。
救济院虽然不富裕,在节分、端午、中秋之类的节日还是会发些物资的。
然而一二岁还是喝奶吃米糊的年纪,水果、坚果、团子、饼……“大人”们称幼儿吃不了,年长些的童子少年又是饥饿进食的年纪,走路都摇晃的幼儿只能一饱眼福而已。象征祈福好运的食物,能闻闻气味就是参与了。
三四岁又是开始学体术打基础的时候,培育师和学姐学长们认为吃饱了撑得就会不认真学艺,因此饭食吃了能不饿即可,点心更别妄想,不被欺负就是祈福了。
他最先吃过的团子是中秋祈福的月见团子,洁白饱满的兔子形状、白豆沙和甜栗子的内馅。
好吃的食物就是好吃,为什么夸赞食物好吃就是喜欢呢?带土从前想过这个问题,但他那时还太小了,不懂。于是只能一直想,一直困惑。慢慢的,他长大了,成了她,也就慢慢想通了,习惯了。甜食确实好吃,她经常吃,并且也吃得开心。所以她是喜欢吃甜食的。
五岁之前,宇智波带土都在宇智波族地的救济院里生活。救济院里的孤儿都是吃米糊长大的。
陈米和碎米,炒熟,磨成粉,热水一冲就是米糊,【加餐】的时候就用牛乳或者羊乳冲泡。寡淡味,糖,盐,油。所以正餐之外的午休后点心就是记忆里唯一的【甜】。甜食好吃,吃了能叫人开心。
一次只有那么一块,按照规定每天能吃一次点心或者糖果,但其实隔三差五——甚至一月一度都是奢望——才能真正地吃进嘴。
救济院的补贴没有不被克扣的。
因此【甜食】非常珍贵。【甜味】非常珍贵。
负责照顾他们那批小孩的忍者来自依附宇智波的小家族。众所周知,这些附庸者送来的孩子等同于人质,不受欢迎,也没有优待。
因此,遭遇不公的这类忍者,出于各种愤世嫉俗多愁善感的小心思,他们克扣孤儿的津贴私藏,偷偷吃掉宇智波分给孩子们的补给。
点心糖果和新米这等好东西,往往先填了他们的肚子,解了他们的馋虫,才能分给下面的孩子们。
这种克扣私藏的动作一开始不明显,但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人来问,于是这些人就越来越大胆。
连续被克扣了两个月的补贴,带土吃了两个月米汤。一碗井水冲开一勺米糊,井水还没煮开就端离灶台,这样能节省碳火。一碗只放一勺米糊,这样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还能延长碳火木材的续航。
清汤寡水,稀的能一眼望见底,宇智波带土饥肠辘辘,压根喝不饱。
他见过年长的忍者煮饭,甚至他们这些孩子还要帮他们洗碗刷锅。刷锅水都比这个米汤要来得粘稠、浑浊。
作为正餐的米糊都敷衍成这样,午休之后吃的点心更是不见踪影。
被克扣过才知道珍惜,宇智波带土第一次对正餐一碗米糊以外的食物感到渴望。点心糖块虽然小,但是甜,有糖分,有热量。在对糖分的渴望和憧憬里,他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小甜牙齿。也就是所谓的【甜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