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百官入宫上朝。
浮云万里,微风吹面。
天朝宫的废墟还人打理,汉白玉的长阶没有染血,这是一场牺牲最少的政变。
太极殿前,百官拾级而上,面色平静,从容,足以见得元旭德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宫殿之中,九岁的元誉坐在龙椅上,太后垂帘一旁。
百官入内,第一眼却是看见站在右一位置的秦将军。
一身白衣,长身玉立,让人法忽视。
传位诏书宣读,元旭德知自己在位德,自愿守皇陵,将皇位传与元誉,又令秦执为摄政王,辅佐年幼皇帝。
人有异议,谁也不关心这个自愿是不是真的自愿,只知道这燕赤的江山有救了,即使秦将军不坐上那位置,有他守着,就不会散。
秦执大刀阔斧地调整律例、肃清吏治,虚心纳谏,发展农桑,鼓励商业,原本散乱的的民心迅速回拢。
偶有不同声音,也被元誉和太后直接压下。
他本是杀伐狠绝的将军,处事果断,很快肃清朝中的贪官污吏,平不正之风,又逐渐往地方上清理。
雷霆手段让人又敬又畏。
……
泰禧宫最近的淳安宫一直空置着,太后命人整理出来,又添置不少东西。
桌子柜子全换了圆角的,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分外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