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既然你要派人去阿拉伯帝国找棉花种子,穆某便将棉花的图样画出来,让人比照着去寻找。”穆先生爽快的说道。
“好!有劳穆老了。对了,新疆哪片地方最适合种呢?北疆还是南疆?”
“当然是北疆了,哈密以北,阿勒泰以南的广大区域都是最好的种植棉花之地。不过,南疆也能种植,就是可使用的土地面积小了些。”
“好!有数了。呵呵!”杨二心中的结被穆先生打开了,不禁感到畅快。
“就这事儿了吗?没了我可要回实验室了。”穆先生说着就要起身离开,杨二突然想起一事来,忙把穆先生按在座椅上。
“莫急嘛!穆老,我还有一事请教呢!您先喝口茶。”
“穆老,今日的朝议,安北都护府刺史杨公卿说起了一事,他在问能不能在修一条乌兰巴托到北京的铁路。那边您是知道的全是大山,像阴山山脉、太行山脉,要修的话有些地段绕不过就必须打隧道。你也知道这个时代的技术太过原始了,想打通大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穆老能造出专门打隧道的隧道钻机。”
“啊?造钻机啊!不行~不行~就算有了钻机也不行,太危险了。”穆先生忙放下茶杯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般。
“呵呵!只要穆老能搞出钻机来,其他的不劳您费心,自有李春他们去作。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年代的匠师啊!想想被称作奇迹的赵州桥吧!”
“唉!好吧!穆某就先设计个最简单的钻机吧!至少比锄头好用的多。”穆先生叹息着,一脸无奈的走出了书房。
“师傅,您又让穆先生做什么?惹得他一脸的不快。”李世民这时钻进了书房问着杨二。
“呵呵!来的正好,你的任务就是去陪穆先生,让他开心的作事情,明白吗?”
“弟子明白,保准让穆先生开心起来。”说完,转身又是一溜烟的去追赶穆先生了。
因上午的朝会有未能解决的事项,裴世矩等几位大臣心中惶惑不安。于是在午后结伴前来御书房觐见杨二。
“陛下,早朝所提租赁土地之时,可有决定?”裴世矩代表众人问道。
“呵呵!不瞒诸位,朕已有决断。”杨二卖着关子并不一下说完。
“哦?未知陛下有何决断?”魏征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