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风光早已不是11年前模样了,滹沱河此时也不再是一条蜿蜒小河,而是被彻底拓宽拓直成为了永济渠的一条重要支流,河面上也多有来往客货大船。
要说没有改变的就只有还是那座小桥后面的临济禅院,它仍旧处在苍松翠柏之中,仍旧是那样的怡然幽静,仿佛超然与凡世一般。
杨二早早便下马,步行在这片绿色长廊之中,一股神圣之感从内心油然而生。
正如昨日船上仲坚所说,年迈的玄一长老早于8年前便故去了。杨二为此颇觉伤怀,执意前往处于寺院后方的塔林瞻仰。
拜祭完玄一安葬的那处陵塔之后,杨二再次寻到那处刻有“临济宗典”有名的石碑,静心下来观摩了这座石碑良久之后,这才算了却了心愿,离开了这座有名的寺庙,踏上了归途。
“仲坚,记得当初玄一长老要为兄紧守“公平”二字,为兄当时身为晋王,面对天下不公无能为力。现在为兄已为天下之主,这11年来,未曾歇息过,不是在四处征伐就是在征伐四处的路上。以汝看,为兄可还算的待人接物公平,当得起这公平二字么?”
“世兄,我朝周遭敌人不除,对我国便毫无公平之言,现在四海承平,八方来贺,可说是公平了,世兄当得起这两个字。”
“仲坚毕竟是修道之人,这俗世也看的透彻。但为兄距离“公平”二字尚差的远呢!更莫提“公开、公正”了,自古帝王何曾有过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呢?除非改换帝制为民主共和。”杨二心有所感,不禁口不择言起来,好在身边尽都是心腹之人。
“世兄,你说什么?何为民主共和?”原本一心向道德仲坚不免要刨根问底寻求答案。
“民主共和?呵呵~为兄也实在是说不清,但似乎也没啥鸟用,驾~~”杨二突然想起了后世发生在武昌的那场革命,细想一下,仿佛没了帝制,民主共和喊得震天响,到头来,旧中国还是一样的混乱,一样的不堪,一样的看不到“三公”,不禁哑然而笑,策马狂奔起来。
回到客栈刚一落座,留守客栈的梁师泰便递上来了一封书信。
“哦?同文贤弟的来书。”一看信皮落款写着萧玚的名号,杨二便是一喜,忙拆开来看。
“陛下,末将听送书人说,江南叛军逃亡海上了。”梁师泰说道。
“嗯!对,同文信中也这么说起。只是尚不清楚章昭达等欲往何处去?这~”杨二边说边站了起来,突然在脑海中冒出来的一个想法,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不禁需要仔细揣度一番。
“师泰,去把太智先生叫来。”
“是。”
不一会儿,李太智便匆忙来到杨二房中。
“陛下,唤微臣可有要事吩咐?”
“呵呵!坐,哪来的要事?朕叫汝过来只是闲聊一二。”见李太智慌乱的样子,杨二笑了。
“既如此,微臣便同陛下随便聊聊,不知陛下要聊哪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