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蒙骜是上将军,前半生随白起征战四方,后半生独自领兵,又执掌了秦国精锐的机动部队蓝田大营,并没有在地方执政的经验,又从不参与政争,故而对于一些事情不是那么了解。
但公孙羽不同,作为卫国大将军,也是卫国宗室,就如同当年为秦惠文王臂膀的樗里子嬴疾,论是在政事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是卫国的一把手。
常年治政的公孙羽从张机的话中嗅出了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不让他为卫君元效力是出于忌惮和防备么?
这个想法刚刚冒头,公孙羽便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可能性。
他虽能称得上名将,但比起蒙骜这样的顶尖名将还差得远,虽然嘴上不服,但他必须承认哪怕是在双方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对阵,他也不是蒙骜的对手。
忽然,一抹灵光划过,公孙羽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副舆图,脑中思索着如今天下的局势,公孙羽仿佛明白了什么。
秦国留下卫国,并非完全是出于对商鞅和吕不韦的尊重,留给卫国的仅仅是一个血食之邑,而之所以如此也不纯粹是看在卫国的面子上。
这不过是遵循二王三恪之礼罢了。
历朝历代,哪怕是诸侯国之间,皆封前代王室或被灭诸侯国的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
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便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尧之后,封蓟、舜之后于陈国,又封殷商后裔微子于宋地,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
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八百诸侯只剩下这八家,但被灭的诸侯王室后裔大多都存活了下来,天下间许多有着姓氏的贵族、士人都曾是那些诸侯的后裔,不少诸侯的后裔甚至已经被灭其国的国家同化,对新国家产生了认同感,为新国家效力。
而秦国的做法,显然便是如此。
卫国王室留着周王室的血,秦国是打算仿照周武王分封宋微子之举,以表明其继承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秦国终于要动手了么?”
公孙羽深吸一口气,忍不住问道。
秦国的这个举动,一如当年秦惠文王龙门相王,以韩王牵马、魏王驾车一般,是在昭告天下,秦不守关,秦要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