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众惊呼,刚才吉诺比利玩的是什么东西?
好像一种很新潮的脚步!
“阿根廷的后卫这招很酷!为什么NBA里没见过?”
“得了吧!NBA那帮黑人更喜欢暴力的直突和爆扣,这种灵活的上篮脚步没人愿意学。”
王菲也有些吃惊,没想到吉诺比利的身形如此灵活。
郑凯龙接球,其他球员都在跑位,内线已经被搅乱了,只要晃来防守人就可以突进去。
有人会说不对,FIBA的规则内线应该是很拥挤的,怎么可能轻松突入。
那是以前的华夏队没掌握技巧。
其实内线拥挤是大家对FIBA比赛的一大标签。
但不代表没有破解的方法。
只要球队的外线投手多,再加上有威胁力的跑位,其实内线是很容易空的。
欧洲强队就是经常用这种方法把华夏的内线球员调离出去,然后再来突破。
反观华夏队打国际比赛,球员的远投不具备威胁力,再加上跑位也不够灵巧,就算空出来的机会也会立马消失。
郑凯龙在左侧四十五度角三分线不断做胯下运球,突然向右跑动,带动防守球员。
突然防守球员撞到一堵墙,原来是巴特的挡拆。
郑凯龙直接突进三分线内迎着斯科拉跳投。
唰!
郑凯龙的打法实在太好看了。
很多美国球迷第一想到的是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