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国师大人.”
叶宗行磕磕巴巴,除了利落的自我介绍,现在显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大约还是个社恐的年轻人?
半响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拱手说道:“在下听闻国师正在征集民夫,欲打通大黄浦?”
“正是如此。”
这件事没什么好保密的,需要的民夫数量太多,上海县肯定满足不了,所以华亭县这边,也要征调一些随着一同北上,这件事姜星火刚才就交代给华亭县令王纪去做了,松江知府那边,是通知他行文给上海知县,提前召集民夫。
“敢问国师,可是打算江浦合流?”
姜星火微微一怔,这还是个懂水利的?
这年头,懂水利专业的人真不多,他身边也就宋礼算一个。
事实上这便是姜星火读书读得少了,在他前世的历史上,正是这位叶宗行叶秀才,同样求见前来治水的钦差大臣夏原吉,提出了同样一套治水方略,也就是利用东江故道,过大黄浦,联结上海浦然后在白莲泾一带开挖范家浜新水道,与吴淞江水道在陆家咀交汇注入大海。
只一年,便开通了范家浜,滞留沪浙两地的大量潴水,如万马奔腾,经东江故道-大黄浦-上海浦-范家浜,夺陆家咀到出海口的吴淞江故道直泻大海,遂形成了后来的黄浦江。
此时到了水利专业方面,这位叶秀才口齿清晰了起来,整个人也明显自信了。
他向姜星火陈述了自己的办法。
具体办法是,把上海浦拓宽,使它在闸港处与大黄浦相接,把范家浜这个新水道挖深、延长,成为新的大黄浦下游水道,引大黄浦之水向东北流以前吴淞江是主流河道,黄浦是支流,而这般操作下来,“江浦合流”后,黄浦成了主流河道,而吴淞江成了黄浦的支流。
“差不多的办法,但眼下事急从权,便要做的粗糙些。”
姜星火既不认识此人,便存了戒备的心思,防人之心不可,谁知道他有没有可能是本地士绅或是白莲教派过来打探消息,继而搞破坏的?所以具体计划自然不可能向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秀才透露。
“可五天是挖不完大黄浦的。”
叶宗行诚恳说道:“莫说是拓宽上海浦,以及挖深和延长范家浜,光是把淤塞的大黄浦挖开,都不是五天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