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论是哪种用于建筑物上的工艺,都需要水泥和钢筋这两样,如同“血肉和骨骼”的产物来塑造。
凡事总有例外,没人喜欢将就,但人总能将就,用河边湿润的泥土来代替水泥,泥巴墙也是墙,至于钢筋就用纤维性强的野草来代替,和泥巴糊在一起,像撘鼻涕一样,甩在地上勉勉强强也能盖个茅草屋,尽管这会引得安全员骂娘喊爹,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
可陈晗始终接受不了,生理上,心理上都接受不了,建造那么一个歪歪扭扭,丑到极致,又禁不起风,淋不了雨的泥巴屋,还不如挖个深坑,住地下室得了。
房屋是必须的,防寒保暖,隔离野兽,作为据点,能让人安稳的休息,摆放多余的物品,更重要的是有几件蓝图物品,只能在“房屋”的区域内制作,就比如制作台。
往火堆又扔了二块细木,升腾而起的火苗,将周围照的更亮了些,施工场所没有光亮,容易出乱子,但事实上这种程度的光亮很难在夜晚提供太多的帮助,而篝火的亮度和燃烧时长又会根据引燃物的不同而改变。
比如细木,一个单位的它,燃烧时效是一个时辰,火焰的色系是这种亮黄色,靠近它能看的清清楚楚,稍微离远点,就昏暗了许多。
如果用树脂来做燃烧物,能持续更久,达到二个时辰,但光源会更暗,微红色的光芒仅仅只能照亮周围,且会产生异味。
以木料充当燃烧物时还有一个特点,当它没有燃烧完全而人为熄灭时,将会转化为另一个物质,木碳。
通过尝试,陈晗已知最亮的燃烧物是动物的干化粪便,燃烧时长只有半小时,亮度上,把黑夜照成白天那是吹牛,但有效范围至少是细木的二倍有余。
缺点,是这种东西难于收集,总不至于跟在动物的屁股后面做掏粪男孩吧,那不仅浪费时间,更有损自尊。
所以,收集到的干粪,只会在应急的时刻点燃,用于处理夜晚时的危机状况,驱赶野兽怪物。
以石堆为参考,陈晗确定了一下方位,又在用木炭粉画好的边界线上,放下几块确定边角的石头,目光重新审视了下之前在树皮上用黑炭画好的建筑蓝图。
四四方方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约八十平米,地基是准备用木柱来充当支撑,将建筑物拔高,隔离地面,以远离潮湿,蛇虫。
脑中勾勒出了大致的模样,从储物袋中放出一摞细木,需要制作的主要物品,有木柱,木墙,木地板,楼梯和房顶,这些初级建筑的蓝图,陈晗都有。
木柱的合成需要二块细木,按蓝图上的说明,它可以支撑起四块相邻的地板,按照地面的坡度,调整它们的长短,可以达到一个水平线。
这样的平衡如果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专门的工具,用于测量修改,是很难达到使用要求的。
但在这个世界中,即便是建筑学的门外汉,只要稍稍尝试下,知晓其运作原理后,便能轻松驾驭,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
这个世界里,所有产物总有各自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