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生产力可以一直增加下去。
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现在这么折腾的条件。
徐正平笑了笑说:“要是像过去的生产模式,那要多少人才能达到现在的产能,将全球所有人口加在一起那也是不够的,就现在我们的生产力,才有过去的生产模式,怎么的都要一千亿的人口才能勉强达到。”
过去的生产模式和现在没法比,毕竟过去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人,扩产也就意味着要增加人手,现在就不一样了,是真的做到了无人。
也就意味着现在的生产力,只要资源和能源不做限制,那现在的生产力就能一直增加下去。
范晓明笑着说:“还是不要拿过去和现在比了,没有可比性,就以前的生产力,现在回头看,那真是惨不忍睹,还是不要比的好。”
左大军笑着点头,“就是,没有可比性,就不说其他的,就我们验证成功的质子核聚变装置,放以前,没个十年能造好吗?现在,我们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了,再有就是脑机,说普及就普及,没有强大的生产力我们能这么干,也就现在了,放过去那都是不可能的,咦!对了!脑机马上就要普及了,这也就意味着多了十几亿的人使用虚拟宇宙了,也就意味着需要天量的算力,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现在的这些成就,那都是建立在高算力上的,突然增加这么多的脑机使用者,我们的算力抗的住吗?”
现在的发展速度的确快的吓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厂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高算力的基础上。
就好比现在远程控制的这些人形仿生机器人、脑机的使用、虚拟宇宙的使用等等。
这些也都是建立在高算力上的。
可以这么说,没有高算力就没有现在的这些。
就拿在虚拟宇宙中的一切,那都是高算力多支持的。
范晓明笑笑说:“那还有说,算力的增加一直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高算力上的,如果没有高算力,我们现在的这种模式也支撑不起来的,所以说可以放心,我们算力一直都在快速的增加,要知道,我们一直在建造的计算中心可是没有停过,且还在不断的迭代中。”
计算中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从发展的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算力发展计划。
因为大家知道,以后的发展是建立在高算力上的,不管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化自动化制造工厂、家庭机器人、虚拟宇宙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庞大的算力在后面做支撑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注意到了算力的重要性。
再有,为了防止以后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
比如说人工智能的反叛等等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