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有的,您不都帮忙在盖学堂了吗?”
问话的人……
围观的人……
刘向荣走出来道:“孙管家,老李可能没把话说清楚,他是想问孙老爷会不会在这个学堂给咱村里的孩子们上课。”
“自然是会的,我们老爷说东山村是个好地方,只是村学条件一般,所以他准备办个学堂亲自任教,这才出钱在此地该学堂。
当然,这个学堂最后的归属定然是属于东山村的,只是我们老爷会在里面授课讲学而已。”
这话算是给众人吃了半颗定心丸。
话已经说到这里,刘向荣索性将后半句问了出来:“那不知孙老爷可有说过这束脩几何?”
孙管家呵呵一笑:“这我还真没听我们老爷说过,但左不过就是五六百文吧。”
“五六百文?!
五六百文一年?”
第一个问话的老李听到这个数字立马惊跳起来。
“自然是一年,五六百文一月的话谁还读得起哟。
况且一般的村学应该都是这个价格,我家老爷自然也不会例外。”
且不说在场之人是如何激动,但另外半颗定心丸也吃到嘴里了。
等回家就跟孩子他娘说,下个月的学费不交了,等孙老爷的学堂开学再接着念。
他们要读六百文一年的村学!
他们要拜举人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