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澄闻言立刻反驳:“安之,既然是家境贫寒,有些人可能连来东山书院一趟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如何来参加考核?”
安之回道:“孙叔,俗话说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书院如果有钱,大可去各县选拔。
咱们定好时间和地点,提前将消息散出去,到时候他们去指定的地点考试就成。
如果这还嫌麻烦……
孙叔,要我说这样的学子哪怕有读书的天分也不能招,毕竟读书可是比这要麻烦和辛苦千万倍的事情。”
这话倒是说进众人的心坎里去了。
读书艰难,穷人读书更难,只有超强的欲望和坚定的意志力才能驱使他们成功,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那也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周志明又问:“安之,这样还是会有局限性。
咱们能去到附近的州县,哪怕能走遍整个原安府,可是原安府之外呢?”
这问题让安之意识到一些不对劲:“周叔,那人到底给书院多少钱?
我怎么听着他好像要帮助全天下的贫穷学子一样。”
“他给的钱确实很多,能帮到很多人。
你就把范围放大,就假设他是要帮助全天下的贫穷学子,你有什么办法?”
安之不由诧异:“周叔,您这么看得起我吗?
那可是全天下的贫困学子,我能有什么办法?”
孙景澄刚刚在安之这里得到了一个靠谱的想法,便想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没事儿,安之,你就当闲聊随便说说呗,说说又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