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给刘永铭一营人马,就是一个巨大的陷井。
刘塬下的圣旨里根本没说让刘永铭招多少人,一般人看来就是依惯例行事。
他也不可能真的将人数写上。写多了,臣工会以为刘塬有换嗣的想法。写少了,将来打仗抽调兵源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刘永铭若是不将那一营人马充实起来,将来汉齐大战爆发,皇帝要抽调人马赶赴前线,刘永铭手上又没人,皇帝刘塬定会埋怨他办事不利。
更有可能因为某一场战没打赢而牵怒于刘永铭的身上。
若是将那一营人马补满,消耗掉一些银子还算是小事,但这些人马就是个定时炸弹。
皇帝对刘永铭满意时不会出事,若哪天对刘永铭不满了,或是看出刘永铭有觊觎之心,或是被他人攻谄,那府兵冗员之事必然被他人拿出来大做文章。
“欲以不轨”一罪他就是逃不掉的。
若是哪天刘塬驾崩,太子登基,太子要是被人蛊惑起了杀心,那么杀刘永铭时根本就用不着找借口了。
曹岳那天夜里哭的跟泪人一样,但第二天,好似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曹岳可不是一般人,他能看出刘永铭的威胁!
刘永铭虽然跟于沧楚说自己要抗旨,但他哪里真敢为这事与皇帝去叫板。
若是此事没定下来前,刘永铭与刘塬争那么几句还是行的。
刘塬既然已经定下来了,刘永铭就不可能去触这个眉头,就算是说出再大的道理出来,那也是在打皇帝的脸。
且这事对将来打仗是有利的,刘永铭几乎就是反对无效。
就如同之前皇帝让刘永铭去做会试主考官一样,最终他也只能承受下来。
但刘永铭想知道这是谁给刘塬出的主意,于是他就跑到户部来闹,去试探一下太子党的丁成儒。
此时还是早上,刘永铭原本是想在户部大闹一翻以后,让丁成儒下朝以后来找自己,毕竟在自家王府说话还是比较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