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赖唧唧过百年的,也是少之又少,也很容易被人记住。”
周沫轻哦一声,说:“你的意思是,这是我们把个别的特殊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
余至明点了点头,又接着说:“当然了,赖赖唧唧过百年,就我们如今的医疗情况来说,也不能说全无依据。”
他笑道:“身体赖赖唧唧的,会经常来医院治疗,能及时发现大病苗头予以扼杀。”
“而棒棒硬老的家伙,习惯性的忽视大病的早期苗头或症状。”
“等身体扛不下去了,再来医院做检查,很多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
周沫嘴角上扬道:“余医生,你这个解释,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
余至明哈哈笑道:“不是好有道理,这就是事实。就我们如今的医疗水平,不少癌症在早期,都可以根治了。”
“很多人就是生生的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拖成了不治之症。”
周沫叹道:“这还不是被生活逼的呀。”
“如果看病容易,一点也不贵,大部分人都愿意大病小病的来医院。”
“甚至是一个月来医院体检一次。”
“问题是来医院治疗一次感冒发烧,一通检查下来,至少也要千元起步了。”
余至明知道,周沫抱怨的是事实。
只是国人太多了,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满足不了那么多人的医疗需求。
只有通过市场来做一些调节。
余至明轻声道:“周沫,你知道在医疗资源充沛,医疗保险健全的德国,一个人在一年之内看过多少次医生?”
“多少次啊?”周沫反问道。
余至明介绍道:“根据德国医生协会的统计,每名德国人平均每年就诊19次。”
“我国这个数字是6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