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家,想想就知道带着孩子不容易,
“他男人也是哭着带着孩子先走的。”
百里琼的妈妈说到这里,不由唏嘘得很。
那几年,兵团几乎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听见又有了要离婚的夫妻,然后就是稍微过得好的一方带走孩子,
“也有两口子都走了,把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给留下的。”
说是安顿好了就回来接,实际上呢,这都三四年、四五年了,有几个是回来接走孩子的?
这样的情况,在双碑村也有。
青桐他们第二天再回双碑村以后,病愈的大满婶子接到青桐他们,见青桐几人的目光在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身上,她就有话说了:
“这丫头,是陈东平的孩子。”
雷燕红和马向东倒是知道陈东平和一个女知青结了婚,但他们当初离开的时候,都还没听说他们有了孩子。
“两口子都是心狠的。”
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在半夜离开了,留下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和这个当时只有一岁的丫头没人要,
“这丫头也是命硬,东家一口的,西家一口的,人也活到了现在。”
杏花婶子拉着青桐的手,一边走,一边跟青桐介绍村里的变化,
“也就是分田到户之后,村里多建了几家房屋。”
其他的,依然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