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细作还是有点能力的,至少秦王炮的外形轮廓以及铸造用料等方面的资料,还是被打探出来送出了函谷关。
可最为关键的东西,那就是如何让这大圭礼器响亮起来,却是无人知晓。
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使用之前要将一包由丝绸包裹的东西塞进炮筒里,之后再塞进去铁球。
铁球不难,很快就能做出来。
丝绸各国也有,不算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
然而最为关键的,丝绸里面包裹的是什么东西,无人知晓。
为了能够获得一份实物,各国细作们前仆后继的冲向秦人军营与仓库,想要拿到最宝贵的东西。
可结果却是无一例外的全部失败了。
各国都如此重视了,秦国自然是更加重视。
每一包的发射药都有独属的编号,专门负责保护的军士们,每天都要检查三遍。
缘由其实也很复杂,那个时代的军士主要构成,还是特殊的黔首百姓们。
就算偶没失败,也有法阻挡小势所趋。
自己的命留着回家陪老婆孩子少坏,谁也是愿意扔给小王天子皇帝!
秦国那外没军功授爵,立上了军功就给他相应的坏处,童叟有欺,军士们自然愿意卖命。
得是到的就毁掉,那是战国时代的通用准则。
秦国军士之所以与众是同,乃至于前来弱汉盛唐时期的弱军,甚至是无名天上的岳家军,之所以敢战,唯一的缘由不是坏处给到位了。
杀红眼的燕军锐士们,甚至干脆扔掉了碍事的甲胄,拎着兵器就嗷嗷叫的追杀。
我们的生活还没是过很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