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很无奈:“钧座已经否定了你的计划,你死心吧!”
萧浩然并没有死心,他迅速通宵达旦地拿出了第二套作战方案,这个新作战计划是“立刻出击”和“迟缓出击”的折中版本,但收获也很大。
“钧座,土库曼堡目前的敌我双方态势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就是‘⊙’,中间一点是我们的那五个师,外面这个圆圈是苏军的包围线;我同意立刻出击,但我们在土库曼堡的那五个师也必须出击,向两翼出击,把敌我态势变成‘θ’,从而截住苏军包围圈上面这半个圆的苏军部队,这样,我军主力全面出击时,包围圈下面的那半个圆的苏军能够跑掉,但上面这半个圆的苏军就跑不掉了,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达成这个效果,就可以让我军后续主力与土库曼堡的五个师一起聚歼掉起码一半的苏军。具体实施计划,各部队这样调动...”萧浩然向冯占海、张培元、黄维等高层将领讲解着他的新计划。
冯占海沉吟不语了一会儿,一针见血地道:“这个计划有两个漏洞。第一,会有一半的苏军跑掉,逃到阿什哈巴德后据城死守,保守估计也有十万苏军吧!塔什干的十万苏军拦阻了我们一个月,我们最后用直升机群进行空中突击才拿下塔什干,华西列夫斯基在坚守阿什哈巴德时肯定会做好防御,并且我们进攻阿什哈巴德时的后方补给线会远远超过之前我们进攻塔什干,对我军进攻阿什哈巴德会埋下极大的隐患;第二、我们那五个师的军力、物力以及我们能提供给他们的物资辎重,只能让他们打防御战,一下子打攻击战,他们的压力会非常大,困难度也会很大。那五个师里,两个是轻装甲师,三个是摩托化步兵师,原本拥有不少坦克,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消耗,他们的坦克已经不多了,机械化力量也大不如前,我们的运输机是无法空运坦克给他们的。在沙漠地区作战,没有坦克,打打防御战还是办得到的,但在没有坦克的情况下去攻击敌军,难度很大呀!”
萧浩然似乎胸有成竹:“钧座防线,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有办法。别忘了,我们在土库曼地区作战,还有一个盟友,伊朗。伊朗投靠我们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但伊朗不敢过早地加入我们的阵营,因为伊朗担心引起英国的警觉和打压。伊朗国王礼萨汗说了,当我们的军队杀到伊朗国界线上时,他才会有底气公然地宣布伊朗加入辽德同盟。眼下,我们距离伊朗国界线还有三百公里,礼萨汗正处于犹豫中,我愿意飞到德黑兰,做做礼萨汗的思想工作,说服他提前加入我们,并出兵攻击阿什哈巴德,抄了苏军的退路和老巢,这样,即便有十万八万苏军漏网,也不足为虑,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能跑到大沙漠上,那跟送死没什么区别,还有,我们的空军必须要在马什哈德和德黑兰修建空军基地了。马什哈德是伊朗北部重镇,距离阿什哈巴德只有200公里,一旦我们的B-17进驻马什哈德,我们和伊朗军进攻阿什哈巴德就能获得强有力的空中援助;至于德黑兰,它是伊朗首都,它位于里海南部湖畔正南方向130公里处,我们的B-17在德黑兰有了基地后,就能大规模和持久性地轰炸土库曼巴希,轰炸巴库,摧毁苏军在里海上的运输线,甚至能轰炸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从而对中亚南部的苏军彻底釜底抽薪!没有了后勤运输线,华西列夫斯基就是有一百万军队,又有何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冯占海连连点头:“不错!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萧浩然道:“只能靠喻超白他们的浴血奋战了,没有其他办法。”
冯占海沉默不语,再次陷入踌躇。
萧浩然敦促道:“钧座,请您早点下定决心吧!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说服伊朗人以及让伊朗人在马什哈德、德黑兰修建空军基地都需要时间的!”
冯占海深深吸口气,点点头:“这个计划再研究完善一下,如果确实可行,我批准了。”
萧浩然道:“这个工作就交给悟我吧!悟我做事认真细心、周全缜密,我马上乘飞机去德黑兰,钧座您再跟空军方面沟通一下,我们在伊朗境内起码需要部署1000架飞机,这其中要有700架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并且起码有300架是B-17。”
黄维肃然道:“我一定完成任务!”
冯占海再次点头:“我会让我那个本家拿出一千架飞机的。”
华西列夫斯基中将其实也考虑到了北华军会来一记“四面包围、中心开花”,因为北华军的动向十分反常,前线的五个师已经被苏军团团包围了,后续主力却气定神闲地按兵不动,很显然,北华军的高级将领绝不是忘了自己有五个师被包围了,也不是不顾这五个师的死活,而是在策划着什么重大计划,并且在等待着反击时机。经过分析,华西列夫斯基非常确定北华军是准备给自己来一个反包围。对此,他也已经有了准备。主要就是速度和时间上的考虑,北华军后续部队在距离土库曼堡300公里的土库曼巴特(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边界城市),并且根据情报显示,北华军突入土库曼堡的先头部队是机械化部队,后续部队基本都是步兵部队,步兵部队的行军速度自然大大不及机械化部队,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估测北华军后续部队通过这300公里的道路需要10天。所以,在他制定的作战计划里,一旦北华军后续部队出动,土库曼堡的战事必须在10天内结束或进行全面撤退,但这个撤退不是被追着打,而是边战边退,手里新到的大批T-34让华西列夫斯基有把握自己能跟北华军在沙漠上打一场拉锯机动战。在兵力部署上,土库曼包围圈北部的苏军以防为主,这部分的苏军并不积极地进攻被围的北华军,而是就地构建防御阵地,一方面是防止被围北华军突围,另一方面是防止北华军主力的攻击。
客观上讲,华西列夫斯基考虑得还是很周全的,这其实也符合他“老练稳重”的性格,但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包围圈内的北华军会展开反极性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