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把银角放进了空间,抓起一把铜板放进口袋。
街上好多的摊位,看到卖糖葫芦的,就跑了过去,4文钱一根,买了六根糖葫芦。又去糕点铺买了两份糕点。还去包子铺,馒头2文一个,菜包子2文,肉包子4文。许晴买了10个肉包子,买了10个馒头。把买来的东西都放到背篓里。钱可真不禁花,这就100文出去了。
还有一些东西要买,她去找她娘再一起去买东西。
母女俩一起把鸡蛋卖完。买东西正式开始。先到了一家杂货铺,买了一些盐,买了醋。许晴又买了几个碗碟。刘梅付了钱,
两人又去了猪肉铺,猪肥膘25文一斤,五花肉20文一斤,瘦肉15文一斤,要了三斤肥膘,一斤五花肉一斤瘦肉。看到木桌旁边有两副猪下水,想吃卤的猪大肠了,“老板这猪下水怎么卖”。
老板眼都没抬“你要是想要的话。全拿走给十文钱”
刘梅把许晴拉到一边说“你买那臭死人东西干嘛,我们家又没有狗。”
许晴“娘,我留自己吃的。买回家我做给你吃。相信我,很好吃的。”
许晴又花出去了120个铜板,本来刘梅想给钱的,许晴跟她说这段时间弟弟妹妹帮了好多的忙,这应该她来买。她可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挣的钱,买给弟弟妹妹吃的。
又去了绸缎庄。买了三匹布,一匹深色的,一匹浅色,一匹花色的。还要了十斤的棉花。她娘问为什么现在这样的天气要买棉花,跟她说反季节买会便宜一点。又买了两双布鞋。付了300文,空间里的银角也没有守住,买布换成了铜板。这钱花的太容易了。
两人买的差不多了,就去找个小摊位。许晴要了两碗面条,她娘让人家摊主给上一碗说她不饿,知道她是想省钱许晴就跟她说,钱挣来是留花的。还说你不吃我也不吃。
娘俩吃完面条,就去找停牛车的地方。两个人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等了。几个人互相打了声招呼,赶牛车的赵大叔,看时间到了人也到了差不多就出发了。
牛车驶出城门后面就有人在喊,牛车停了下来,是同村的吴婶子,她坐到车上试问赶车的刘大叔“你为什么不等我,你不等我,我怎么回去,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赵大叔“我跟你说过了,到时间没来,过了时间我就会走”车上坐着的几个人都在劝着吴婶子,她往许晴家这边看了一眼,就想不起刚刚的事了。
“大海家的,你发财啦!怎么买了那么多的东西,我看看都有什么。让我也饱饱眼福”这个吴婶子就是一块牛皮糖,走那粘到那,她就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主,挑拨离间。不能看到别人家好的人。同村只要谁家有事儿,她第一个冲过去。主要是她知道的事儿,那全村就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刘梅“吴大嫂,家里不是穷吗?现在是夏季刚好有一批旧棉花,我就给买了回来。家里的被子都太薄了。每年冬天一来。家里孩子都受冻。这不家里孩子好长时间都没有吃肉了,也就只能捡一些别人不要的猪下水回家给孩子。解解馋”刘梅把竹篮里猪下水,和背篓里的棉花给她看。
吴婶子看到没什么好处,就去找别人去聊天了。许晴看车上的每个人看她过去都挺紧张的。这还真不是个善类。
这牛车走走晃晃过了一个时辰,许晴都感觉要散架了,看到远处的村庄,都差点要哭出声来,好怀念现代的公交车,车里吹着空调,还有独立的座位。真的好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