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将军府,雨棠派了个小太监去同钱茂辉和那男子报告了此事。
钱茂辉同那男子毫不意外似的,只回了句知道了,表示会派人去收尸。
只雨棠心里隐隐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之后的日子突厥偶有进犯,却总被击退,仿佛同之前的突厥骑兵不是一伙人似的怪异。
大新的将士虽还是有些犹疑,却也有了些回家的信心,各个高兴道:“还是皇上有能力,若先帝早立了皇上,如今定是太太平平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局势不过突厥人自己退缩,哪儿称得上是皇上的功劳?
雨棠也忍不住替景顺帝感慨起世道炎凉来。
时苒此时拿出来皇上的手谕,向众臣表示和谈的时机到了,皇上要永平郡主代替他效仿雅礼公主出访突厥和谈。
至于和谈的目的,听说朝中起了争端,镇国公为首的认为首要目的是把景顺帝救回来,否则皇帝在人手里,大新颜面尽失;
兵部尚书游煦安为首的认为首要目的是停战和经济利益,至于景顺帝,当大新局势稳定,突厥利可图时,自然会将他们放回。
皇上的意思,自然就如游煦安所言。
钱茂辉及那男子并未做任何表态。
只表示做好一切后勤工作,恭候郡主和谈得胜归来。
时苒若是男子,必定是内阁重臣,她安排好了同雨棠一起去和谈的执笔太监常之芳,还有隐藏在护卫队中的兵部员外郎卢守一。
之后几日,时苒反复向雨棠教授了许多两国使者谈判的技巧,她们二人的关系倒也拉近不少。
熟悉起来后,时苒有天不经意地同雨棠提到:“你竟如此守规矩,独自在院子里守着,我倒是没想到。”
雨棠笑了笑并不说话。心里却害怕起来。过分疏离又容易露馅,可是真要同那冒名男子见面,自己也是害怕的紧。
最好早点救回夏洵异,让他的谎言不攻自破才好。如今不戳穿他,也不过是为了局面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