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地方,一来地势大致平缓,不像南面那样丘陵纵横,二来嘛,自然是因为雪层虽然也冻住了,但不会像更北面那样冻得生硬。
这条路线就是后世渥巴锡带领族人东归时选择的路线,饶是如此,当他抵达加拉干达附近时,牛羊几乎耗光,人人只剩下一匹瘦弱的羸马,还需要清廷向其更换马匹。
但如果他们是在南面或北面走,能否走到伊犁就是一个问题。
眼下大队人马正好在加拉干达附近,舍棱部距离此地最近,中路大军次之,南面的再次。
舍棱部断后的是其弟劳章扎布,而中路大军除了诺尔布代管的乞塔德亲辖旅,就是青衮扎布的部族骑兵了。
乞塔德给他补充到了上万牧户,他也从中征调了一万骑,当然了,来自和托辉特部、乌梁海部、札萨克图汗部的人马依旧是他最信赖的。
故此,虽然是一万骑,但他亲自掌管的也就是以上述三部为主的三千骑。
就在这里,他与劳章扎布相遇了。
劳章扎布,舍棱族弟,还曾经带领人马长期驻扎在阿亚古孜与杨格尔对峙,与其兄不同,他也是不愿意迁徙了。
在他看来,既然特鲁琴人击败了清军,自己就能大大方方在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附近游牧了,何须还要迁到更远的地方?
常言说得好,在什么位置就会看见什么东西,像劳章扎布这样的人物,是无法像舍棱那样看清大势的。
劳章扎布与沙克都尔曼济长期游牧于巴尔喀什湖北部一带,对这里的环境异常熟悉,在其追随舍棱西进时,便有意无意地带着族人贴近北边,最后甚至超出了每一部最宽只能在二十里的规定。
虽然如此,但他们依旧还在哈萨克中玉兹的势力范围里,尽管中玉兹名义上的大汗杨格尔还带着一千骑跟在乞塔德身边,但这里还有克烈、钦察、瓦克三大部,都有自己的比官。
他们显然是不会放任蒙古人随随便便过去的,虽然不敢明目张胆汇聚部族骑兵进行攻击,但沿途戒备那是必须的。
俄国人,是最善于见缝插针的势力,以前,由于阿布莱汗十分强硬,让其水磨工夫不起作用,但眼下偌大的中玉兹眼看就要四分五裂,他们的人早就进来了。
此时的俄国在西西伯利亚方面的最高指挥官是驻扎在鄂木斯克的中将斯普林格尔,指挥骑兵的则是塔拉守将、少将特鲁本堡。
得到哈萨克草原、七河流域以及天山北部的战局以及乞塔德西迁的消息后,斯普林格尔是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