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就别跟我说什么有干系没干系了,彼此心里都很清楚。”
李向东笑了笑,问:“你认为,我们掩盖了事实?”
那市长说:“我可没说。”
他说,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事也闹得太长时间了。你们还是不够果断,让那些网民又是在网上发帖子,又是跑到青山市去查找事实真相。
他说,我们那个断桥事件,不也闹上网了?事情应该严重得多,但三几天就刹住了,就风平浪静了。
李向东说:“真该向你们学习。”
那市长说:“哪有什么好学习的。如今,你们摆平了黎钢事件,说明你们也找到了处理这种事件的真谛。哪一天再发生这样的事,你们再处理就不会那么摇摆不定了。”
李向东说:“你怎么就一直认为黎钢有问题呢?”
那市长说:“你把人家从局长弄到一个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向东说:“把他调离领导岗位,是因为他没管好身边的人,因为我爸是黎钢影响确实太大。”
那市长说:“我们不要争论了,撤他的理由当然不能那么死板。”
李向东也觉得没必要跟他争论这个问题,再怎么争论,你也很难改变他的看法。他说:“按你这么说,你们在处理断桥事件,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
那市长说:“看了省委主要领导批字的内参,我是非常不服气的。”
他说,拿断桥事件与黎钢事件对比,不说严重的程度,仅说处理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到位,但为什么省委主要领导没重视呢?很简单,那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事件,如果省委主要领导拿这事当典型,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大家有可能就往省委主要领导身上推责任了,因为,省委主要领导都承认了,都认同可以那么处理了。
他说,黎钢事件是一个相对个体的事件,又与经济挂不上,拿他来做典型,要大家借鉴借鉴,既能让大家以后处理这类问题时,能够掌握某种规律,又避免引起一些不应该有的误会。
他说,领导的高明就高明在这里,因此,不是每一个典型都是最好的,只能说是最对领导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