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常出远门的人还默默的算了一下,按照地图上经历的地点来算,这哥们上了个学,跨越了大半个中国。
上一次学可以说走了他们半辈子的路……
有前途呀!
王安石有些好笑的看向苏轼:“你看看你,被贬了那么多次,走的路还没一个学生上学的路远。”
自从天幕出现之后,出现了很多新奇的思想,也带来了更多的知识,王安石有事没事的就习惯去看看天幕,了解了很多的知识,他改进了对现在有些不合时宜的政策,也缓和了与苏轼、司马光的关系。
其实王安石很聪明,他知道有一些措施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一个人的人生是很短的。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走后还有没有人会支持新政,他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的完成自己的夙愿。
当天幕出现后,他就知道变法是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靖康之耻的后果,即使是当朝皇帝也不行。
那可是被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事情之一呀,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论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对民间的议论,变法之事都势在必行,他也不用担心后继人的情况了,因此脚步自然就能慢下来了。
苏轼知道王安石在调笑他,但他也不在意:
“后世的行路工具那么多样,一日行千里也不是难事,不知王相公可有时间好好的整一整这汴京周围的路况啊?要是有什么闲时,也可以好好琢磨琢磨这些先进工具啊?也好让我等方便方便吗。”
王安石一噎,他哪来的时间整这些东西?就算他有时间,他也不懂啊?
这一波呀,就是纯纯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即将开学的大一新生行李,主打的就是一个离谱。
前有特种兵式搬家操作,后有扫荡式操作,让父母瞬间亚麻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