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好歹也是没念完高中的文化人,不想来到清朝竟然变成了文盲。
幸亏有小佟在,小佟是又会砍价,又会写字据,还会赶驴车,真是个全能型的人才。
第三日凌晨,两人才赶到铜山县,找了家客栈吃了些东西后,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李家的那些商铺附近。
李卫先找了一家租自家商铺的本地老板,在以免去一年租金的诱惑下,对方满心欢喜的将李卫引见给了县太爷。
在李卫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一百两银子的润笔费下,县太爷很大气的为李卫亲笔书写了“蓝翔酒楼”四个大字。
字写得好坏所谓,反正李卫在乎的也不是这个,有些钱是必须要投入的,一百两银子而已,却能换来很多看不见的好处。
雇人做了一个超大的匾额,“蓝翔酒楼”四个大字明晃晃亮闪闪的,把做工的人都给逗笑了。
还从没见过有这样要求的生意人,只求个大显眼就够了,其他没要求,比一般匾额足足大出三倍有余。
在属于自家的那片败落不堪的商铺中,李卫挑了一间最大的商铺,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这个超大的匾额挂在最高处。
看着这个超大显眼的匾额,李卫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佟按照李卫的指示,找来了小工,在李卫的要求下,开始了整个商铺的重新修建。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看见这个场景,简直快笑掉了大牙,还从没见过有人这样整修的,商铺还没盖好,匾额就先挂出来了。
所有的商人都认为,铜山县来了一个脑子有些傻的外行,就凭这智商还想在铜山开店挣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且这名字,“蓝翔酒楼”,听着就让人觉得别扭,这个李卫绝对的胸点墨,没有文化,粗人一个。
李卫其实也感到别扭,抬头望着这匾额,总有种想挖地三尺的冲动。
但自己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广告宣传词语,就只能先借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