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忙了两天,三十亩的红薯收了快五万斤,这让秦青青不由都兴奋起来了,难道她还是种田小能手。
秦青青一高兴,结了工钱给帮工们后,又每人分发了二十斤小点的红薯,并告诉了他们红薯的吃法。
收到红薯的众人都很高兴,拿着装着红薯的小箩筐走的飞快,他们也打算回去煮来吃吃看。
晚上,秦青青回去后就让宋嫂子做了玉米排骨汤和拔丝地瓜。
秦青青和豆豆吃得一脸满足,齐景遇一边吃一边语重心长地劝说秦青青:“这玉米和红薯要留着明年做种子呢,怎么能天天这样吃?”
秦青青翻了个白眼,不想跟他说话,她自己种来的东西还不能尽情的吃了。
又过了十天,玉米终于可以收获了,秦青青放下冬冬去了庄里,这次齐景遇也跟着过去。
这次庄子里除了请帮忙的短工,连三个村长也来了,秦青青不用想也知道他们的来意。
也不跟他们废话,先去让人把玉米掰下来,掰玉米的工作比拔红薯快多了,一队人砍玉米杆子一队人开始掰棒子装筐,半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完成,秦青青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两万斤,等晒干也有一万多斤。
看到满地的玉米杆,秦青青忙让人把玉米杆剁碎了扔去沤肥池里做肥料。
她刚忙完,齐景遇就带着三个村长过来了,听他说完秦青青也不废话直接道:
“红薯三文一斤,一家最多只能买二十斤,玉米还没有晾晒好,等晾晒好二十文一斤,每家最多只能买半斤。我们也没有多少,都不够我明年种。”
要不是这里离家里那么远,她还想送点回老家呢。
等玉米晾晒干以后,她用包裹装了两份十斤的玉米种子并配上种植方法,本来也想送红薯的,但是不方便保存就不送了,又挑了一些宫里赏赐的布料一起打包好,才问旁边的齐景遇:
“你的信写好了没,等下就要送过去了,镖局的人明天就要离开崇安。”
“快了,还有一封。”
都两天了还没有完成,她的早就写完了,爹娘,师傅,师伯,白婉莹,柳月如,她一天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