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还算好的,历史上因为政争失败而家破人亡的,数不胜数。
政治,是没有人情可讲的!
“既然明白,就不要想得太多了。”薛顗面带微笑的轻拍薛绍的肩膀,“你入仕还不久,这样的事情你以后还会遭遇很多。你要磨一磨自己的性子,慢慢习惯这种事情的发生。”
“大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薛绍眉头一拧话锋一转,“但是……”
“但是什么?”
“哪怕我的意见不被朝廷采纳,我也会依旧坚持。”薛绍说道,“一直坚持到,它被采纳的那一天!”
薛顗愕然,“你就能断定,你的意见一定会被最后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二圣和宰相们的集体智慧合起来,还抵不过你一个人的瞎琢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并非此意。”薛绍摇头,“我相信二圣和宰相们比我聪明和理智一百倍。但是他们思考和决策的时候想得太多,顾虑太多,牵涉到的人事、利益与立场问题也更多。如此思前想后、百般纠结的绕来绕去,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也能变得无比复杂。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做出的决定,你还能指望它特别的正确么?”
薛顗略微一惊,“二郎,这话可不能乱说!”
“为何不能?”薛绍眉头一拧,“针对如何处理突厥俘虏一事,大唐军队的最高统帅裴闻喜解甲归田,同时程务挺与李谨行平步青云;中书令薛元超大起大落差点万劫不复,侍中裴炎顺势而起几乎独霸政事堂。我立下大功本该予以升赏却无缘无故被踢出军队……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证明了大唐的朝堂与军队正在遭逢巨大的风波,各方势力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激斗。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能冷静理智的做出客观而正确的决定呢?--这就好比我今天在盛怒之下把书房都给砸了,平常我会这么做吗?”
“……”薛顗目瞪口呆,无语以对。
“陛下病重皇权外放,使得朝堂之上出现了剧烈的权力争夺。除非陛下奇迹般的痊愈重新出面执掌朝纲,否则,那些争斗必然使得我们的朝政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薛绍脸色紧绷声音低沉,说道,“大哥,我急的怒的不是我的政见不被尊重和采纳,而是我们的朝廷、军队和国家,即将面临一场动荡与浩劫!覆巢之下无完卵,我岂能袖手旁观,我岂能不惊不怒?”
“二郎,你别说了、别说了!”薛顗既惊且怕的连连摆手,“你说的这些,全是你的一己猜测,没凭没据的。在为兄面前发些牢骚也就罢了。但在外人面前,切记慎言!你我皆是皇族外戚,还是不要妄议朝政、危言耸听为妙。”
“好吧,那我就不说了。”薛绍轻叹了一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