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媗道:“依唐律,‘两愿离婚’,阿爷也不能逼他和离。”
流觞还在哭,嘴里嘟囔道:“他就是不想丢掉太子连襟的身份。”
听了这一句话,杜媗低落下来。
她沉默了一会儿,问道:“薛白,你可是河东薛氏?”
“我失了记忆,不记得了。”
“这封状纸你如何看?”
“我不太了解柳郎婿与杜家。”薛白反问道:“你是如何看的?”
杜媗没在意他的语气,黑暗中不太看得清彼此,让她忽略了他的年纪,更容易把他视作可以商讨的对象。
“阿爷从不与旁人交恶、连交集都少,若说有人状告阿爷,极可能就是郎君。他一开始写下这封稿纸,其后怒气上来,揉了它,改告‘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女婿告岳父,本身便是最有利之证据,故而京兆府才敢立即拿人。”
薛白道:“草稿上修改了一些字句,我看那意思,修改之后语气应该是变得缓和了?”
“嗯。”
“也就是说,在写状纸的过程中柳郎婿的怒气该是稍微消了些才对?”
“这般说,也是。”
“那他就不该以谋逆大罪告杜家。”薛白道:“书房里没找到别的草稿,我认为他就是誊写了这张草稿。”
杜媗神色一动,问道:“你是说,郎君到万年县衙之后才改了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白问道:“假设有人知道柳郎婿与杜家不和,威逼利诱,能让他诬告杜家吗?”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