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说书先生被围得水泄不通,差点挤翻了桌椅。
奈中,他跳上凳子大声喊道:“大家听个响儿而已,我就是个说书的,我讲得是故事,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至于以后,天知道!乡亲们,让让路!我要回家了!”
老百姓听不懂派系斗争,听不懂御国之术,他们只明白战神死了,保护神没有了,以后没有太平日子过了,各个面如土灰,诚惶诚恐。
稍微有些良心的,会为了那孤儿寡母担忧,暗暗祈福南宫家不要绝后,三公子南宫玥能安全归来!
“散了散了!今日讲完了!”
小二驱赶着不买茶水,蹭听故事的人。
掌柜恭敬的送离说书先生,先生从袖中掏出一粒碎银,掌柜含笑收起,他从未见过来茶馆说书,倒给人银钱的先生。
而这样的说书先生,从郡县到京城,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等到官府重视时,这股风潮已经席卷全国。
不是一个人在高谈阔论,也不是一群人的群情激昂,而是自下而上,由民间到朝廷,几乎人人参与了一场舆论战,这种口口相传,限循环的威力巨大,使得朝廷不得不尽快拿出一个结案。
一月后。
大明宫秋雨绵绵,除了当值的侍卫,殿外出现一群士兵,他们身穿铁灰色铠甲,并刀剑利刃在身,眼神坚定又赤诚。
细细看去,这百十来个人都是各个大营的中层将领。
雨水顺着头盔流下来,面表情的脸上一片肃杀之气,为何堂堂男儿跪地不起?
大殿里,一群大臣吵得不可开交,座上的皇帝却在这阴冷死气的空气里睡着了,仿佛这样嘈杂的声音让他更觉安心。
王公公上前给圣上披了一块毯子,悄悄退在阶下。
工部尚书侍郎柳南春道:“当年南宫宝老将军为保天下太平,不眠不休奋战十个月,数次规劝刘哲,才有了西蜀的归降,大庆能够一统天下,南宫宝老将军功不可没,现在有人讲他要造反,简直稽之谈!你们拿出凭据来!”
此话一出,店内大臣皆是一惊,三皇子的门客魏大人不敢再争。
谁都知道柳大人这话相当于是横着出来的,圣上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庆元初年之前的事情,而且,这柳南春是二皇子的舅舅,怎会在这种关键时刻站队太子党呢?难道是看大势已去,准备忠心效力太子了?
柳大人也自知一时情急失言,跪地请罪,“大庆盛世如虹,皆由陛下您龙威耀天,治世严明,与南宫宝将军君臣一心!顺承天命正统!实是万世明主,永固千秋!臣提旧事,不过是看不过乌合之众为推诿过,而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南宫宝老将军啊!望圣上明鉴!”
半晌,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