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考功名的那种识字吗?”
王贵眼睛冒光,一脸希翼的问道。
那日贾秀才一身华服,王贵可向往的紧,后来得知,穿那种华服,竟然必须要秀才功名。
而秀才,就是识字的读书人。
“呵呵,读书识字,我们教的简单,只要能认识七八百个字就可以了。考功名,需要写文章,那学字量可海了去了,我们倒不用学那么多。”
钱留一片和颜悦色的说着,并没有责怪王贵打断他的说话,继续说道:“你们第一个月学习和药材有关的字,第二个月就开始学习辨识药材!”
“不过你们一定要用心学习,两个月后,有一场测试,如果没有合格,只能将你们送往药田种田或者去山里采集普通药材!合格的,就会留在济世堂,做些抓药煎药的活计,所以你们可要用心学习!”
钱留的话,除了江南和白玉堂外,令其他三个小孩都绷紧了神经。
他们三人大部分出自农村,自然知道农人的苦,如果留在药铺,做些抓药煎药的活,倒是很轻松。
而种田,他们也见识过父母的辛苦,如果让他们选,肯定想留在济世堂,而不去做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坡种地的苦活。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如钱留所说,济世堂派了一名私塾先生来教他们识字。
而且,在他们识字的过程,陆续有其他地方的孩子被送过来,这样的情况陆续持续了半个月。
济世堂新来的学徒,竟然达到了五十人!
而且这些送来的学徒,全是六岁左右的孩子。
人一多,整个岭南济世堂也热闹了起来,不过令江南感觉诧异的是,这么久的时间,他们这帮小孩一直被限制在这个院子里,不允许离开。
别说济世堂的刘总管,陆管事江南他们也没有看到。
这一天,私塾的学究老师教完孩子们识字后,便离开了小院。